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盛唐制履娘 > 第34章 上門賠罪(已經一修)

第34章 上門賠罪(已經一修)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跟着王懷瑾去的仆從費盡周折才覓得馬匹,待輾轉返回王府之時,天色已然擦黑。

事情的來龍去脈,這才由那仆從一字一句、詳詳細細地說與王之章聽。

王之章聽聞兒子今日的遭遇,那久敲不開房門的無奈,震天動地摧他心肝的哭聲,還有拒不應答的沉默,諸多情緒交雜在一起,混成巨石兜頭滾落,将他的心砸個稀碎,爛泥般漚馊,酸意泛了滿嘴滿眼。

“那崔氏真真不知好歹,我兒青睐她,是她幾輩子修來的福氣,竟敢這般對待我兒!” 王之章一臉冷意,寒氣四溢。

若是親兒子隻将那崔氏視作玩物倒也罷了,可如今王懷瑾不僅以身犯險,還被她訓斥貶低到閉門不出。旭日那般耀眼的兒子,籠下所有光暖,藏進房中。

一時間,王之章心中欲除掉崔窈娘以絕後患的念頭,在王懷瑾發出嗆咳聲時幾近頂峰。

“去,将禮部的員外郎喚來。” 他陰沉着聲調,臉上殺意早已懶于掩藏。

王懷瑾哭了大半日索然無味,頭腦昏沉,羞着臉皮躲着府裡人出來尋覓吃食。畢竟蹴鞠之前,滿心都在崔窈娘身上,隻曉得在她面前來回晃眼,哪裡顧得上填飽肚子,如今又哭了許久,早就腹中空空,餓得前胸貼後背。

繞了遠路,聽得王之章大發雷霆:“我不管你先前查到些什麼,總之,你需再想出法子,她絕不可再留!”

這說的是誰?竟惹得父親猛拍桌案,驚得路過的王懷瑾一個踉跄。

罷了,先尋吃食要緊,此事跟自己毫無相關。

他剛要擡步離開,又聽得有人低聲言語了幾句,王之章暴怒:“今日懷瑾雖僥幸保命,誰敢擔保這崔窈娘日後不會給懷瑾招緻更大災厄?此女便是暗處的冷箭,有朝一日若被人利用架上弓弦,懷瑾豈不是要一命嗚呼?”

王懷瑾腳步不由自主地停住,“崔窈娘”三個字,他應是沒聽錯的。

數丈外書房内,禮部員外郎低垂着頭,額間細密的汗珠順着鬓角滑落,戰戰兢兢地回應着盛怒之下的王之章:“大人稍安勿躁,崔氏在長安城中顯然已經略有口碑,且新近在聖上那兒記了名,若貿然處置,恐遭衆人非議。”

眼見王之章就要開口,他趕忙話鋒一轉堵在前頭:“不過大人寬心,小的定會謀得周全之策,既能讓她消失不見,又不會給大人招惹麻煩。”

王之章吹散茶湯裡的浮沫:“若是此事你辦不妥當,可盡早出聲,我自會另尋能者辦理。茶湯已涼,你且退下吧。”

員外郎臉色煞白,忙不疊地連連點頭,緊緊拽着寬大的袍袖,生怕自己忍不住以袖拭汗露了怯意。正要退下。

“且慢!”

員外郎急忙收住腳步,一顆心又提了起來,彎腰恭敬問道:“大人還有何吩咐?”

王之章眯着眼說道:“此事切不可讓懷瑾知曉。我那孩兒心思純善,初生牛犢不怕虎凡事都要闖一闖,又對崔氏昏着頭,若他知曉,必定會不顧一切阻攔,屆時你不但難以施行計劃,恐還會滋生更多事端。你行事之時,務必謹慎小心,萬不可露出破綻。”

王懷瑾在外面聽得膽戰心驚,萬萬想到父親竟要對崔窈娘下此毒手,還将自己也算計了進去。

他氣血直往腦門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怒火,猛地一腳踹向書房門。

“砰” 的一聲巨響,門撞到兩邊又反彈回來,咯吱嘎吱搖着的兩扇門中,王懷瑾一張俊臉閃現又隐沒。

他手撐着門框,啪得定住門闆,胸膛劇烈起伏着,聲音因久哭而嘶啞,話語像是砂紙刮得王之章心痛難安:“父親!您怎能如此?崔姐姐并無意傷害于我!你,還有你,若真如此行事,我......我......父親你往日教導我要心存善念,可如今你卻要暗中加害崔姐姐,此等行徑豈不是自己扇自己巴掌!”

他那倔強的墨瞳死死盯着王之章和員外郎,隻恨自己沒有火眼金睛,看穿眼前之人,究竟是哪隻惡狼披了父親的外皮在此為非作歹!

員外郎被突然闖入的人吓了一跳,然混迹官場多年,很快便鎮定下來:“小王大人,你這是冤枉了王大人,禮部論事而已。”

若非王懷瑾在門外聽得真真切切,恐怕這會子也是信了。

他沖到父親面前:“這真是禮部議事嗎?父親,敢不敢當着我的面,再說一遍?”

若是父親膽敢騙他,他大不了鬧個天翻地覆,也斷不能讓崔窈娘平白受了害!

王之章看着一臉執拗的兒子,心中無奈,前世欠債,今世來還。

他走到王懷瑾身旁,擡手撫着王懷瑾的肩,怎的幾個眨眼,伏在他肩頭的小兒竟比他高了這許多,語氣中滿是放低姿态的安撫:“兒啊,莫要生氣,為父方才隻不過是一時氣話,與員外郎大人商議最壞情形罷了,并非真要對那崔氏如何。你且放心,我絕不會輕易做出令你不開心的事。”

低聲下氣,哪兒還存半分尚書的威嚴模樣。

員外郎眼觀鼻鼻觀心,站在一旁,連看都不敢看。多說多錯,不如明哲保身。

“此話當真?”

“千真萬确。”

王懷瑾将信将疑,但王之章再三保證,費了好大勁兒才将不情願的王懷瑾哄出書房:“你自歸來至今粒米未進,想必胃袋空空,先去把飯吃了罷。”

臨去之時,王懷瑾還狠狠地瞪了員外郎一眼,大有警告他莫要慫恿父親之意。

員外郎佯裝未見,何必與這尚書的心頭寶、不知分寸的刺頭起争執。

再說吳薇秀将藏針馬靴捧至崔窈娘面前,崔窈娘便知曉自己錯怪了王懷瑾。

她強打精神順下整個試鞋會,賓客們盡興辭别。

吳薇秀這才前來通告:“查過了,應是在馬場更換馬靴之時被人動的手腳。”

如此一來,那可疑之人的範圍可就頗為寬泛了。馬場的行走工人、所有與王懷瑾有嫌隙的賓客、暗地裡與王氏政見不合的士族門閥,甚至今日 “绮夢履” 前來維護試鞋會的工匠們,人人皆有嫌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