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昭和孫澤林不約而同地看向周立言,等他做出決定。
沒想到,周立言思考片刻後,輕輕點頭,很幹脆地答應了程昭的請求,“可以,程警官提供的線索都很有用,節省了我們不少時間。不過部分内容我們還是要保密的。”
孫澤林大為震驚,這不是隊長的行事風格啊!隊長平時都是嚴肅又公正,動不動就闆着臉放冷氣,特别是面對年輕異性的時候,态度更是拒人千裡……這程警官雖然長得還不錯,但是沒有之前暗戀隊長的那誰誰好看啊。
難道她對案件真的很有幫助?孫澤林突然有一股危機感,隊長怎麼對一個外人這麼認同!他進入周隊的隊伍之後,一直很崇拜周隊,立志成為周隊最得力的隊員。周隊對這個女交警态度這麼溫和,難道……
周立言拿出了他的手機和筆記本,走過去給程昭看一些照片和筆記。
“死者張國厚,有嚴重的酒精過敏病史,他家裡餐桌上放着一份酸菜魚外賣。人倒在客廳,地上還有一個空了的抗過敏藥瓶。不确定是意外事故還是謀殺,因為還有很多疑點,采集的證據也在排隊做檢測。”
程昭一邊聽周立言說案子内容,一邊看他們拍攝到的案發現場照片。系統的信息關聯表挂在一邊,等待更新内容。
“酒精過敏”、“被偷的外賣”、“空的過敏藥藥瓶”,這些周警官提及的内容,都被打上發光标記了。
看現場照片的時候,系統的信息關聯表新增了更多信息,其中包括:
“死者倒下的位置靠近廁所”、
“酸菜魚沒吃多少”、
“死者用湯碗吃過其他東西”、
“廁所地面有胡亂沖洗過的痕迹”、
“飯桌旁邊的鞋印,和路面的帶泥鞋印一緻”、
“入戶門的墊子,沾有泥沙和水藻”、
“垃圾桶裡有個一次性湯勺,和酸菜魚配的不一樣”……
程昭看了一下信息關聯表歸納的内容,略加思索,先指出現場照片看到的的問題:“死者家裡應該有另一個人來過。你們看,桌子旁邊有個腳印,應該就是過來偷外賣的人留下的,這個鞋印應該不屬于死者吧?”
周立言點頭,說:“是的,死者沒有這個花紋的鞋子,我們也認為有其他人進去過,但是不知道是誰什麼時候來過。所以目前有一種懷疑是,有人幫老張偷拿了外賣,結果老張吃了過敏。”
程昭想了一下,問道:“請問你們有詢問過,死者兒子昨晚的行蹤嗎?”
“問了,他說自己昨天和客戶去了臨市的釣魚場釣魚,客戶臨時有事下午走了,他自己留在那邊繼續釣魚,今天才回來。不過那個釣魚場好像離這邊不算太遠,開車可能四五十分鐘就到了。”
“所以他的不在場證明,不一定成立?”
“是的,我們還要進一步核實。”周立言點頭。
“我有一個推測,你們要不要聽一下?”
現在知道了一些案件細節,也知道警方有所懷疑,程昭可以大膽地給警察“指路”了。
孫澤林有點不滿地說:“程小姐,你一個門外漢,不要看幾本小說就裝福爾摩斯,影響警方判斷啊……”
周立言擡手制止孫澤林繼續抱怨,對程昭說:“程警官不妨直言。我們頭腦風暴,集思廣益,不用擔心對錯,因為最後還是要靠證據證明的。”
程昭整理了一下語言,決定從頭開始講:“事件的開端在前天。老張被人懷疑是偷外賣的小偷,然後這個傳聞被兇手聽到了。兇手知道老張對酒精過敏,決定假借謠言,令大家誤以為老張是偷吃了别人的外賣,攝入酒精,意外過敏死亡。”
孫澤林不滿地小聲嘀咕:“這不是講故事嗎……”
“先等我說完嘛,”程昭輕輕皺眉,然後繼續說,“兇手昨天聯系老張,說給他帶晚飯,讓他在家裡等吃飯。然後傍晚的時候來到這邊小區,踩過A棟旁邊的花壇,通過窗戶偷了一份外賣,然後在路邊的休息椅上,在裡面混了酒精……這些可以從帶泥的腳印看出來。”
“不對啊,如果是計劃謀殺的話,兇手怎麼确定自己可以拿到一份可以加酒的外賣呢?如果是炒飯之類的,加酒就很明顯了吧。”孫澤林提出質疑。
“是的,所以除了偷來的外賣,兇手還自己帶了一份湯汁比較多、味道比較濃的食物,以防計劃因為偷錯外賣而失敗。你們看這個照片,飯桌這個碗沾到的液體,顔色和酸菜魚的不一樣。”
周立言回憶了一下,然後解釋說:“這個我們有留意到,不過也可能是死者自己準備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