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後,塵栀取其中一杯,又在其中倒上水,做了個請的手勢,問:
“哪個更重?”
淩霜伸手,指了那既有沙又有水的一杯。
塵栀點頭,脫了腕上早已煉化可以自取的金環,對淩霜指的那一杯伸手,催動靈力,将其煉化壓縮成一個指甲蓋大小的石丹。
随後塵栀将那一杯注滿沙的與之放在一起,又在那裝着石丹的被子裡注滿水,問:
“孰輕孰重?”
淩霜指了那注滿水裝着丹的杯子:
“這個重。”
塵栀卻推了另一杯過去:
“你試試便知。”
淩霜伸手,一手一個,對比之間,他顯然僵硬了一瞬,放下,紅着眼睛問:
“為什麼輕了?”
塵栀又取了一個同等兩個杯子,都注滿了水,随後煉化其中一杯為一滴。
塵栀将其滿沙,和滿水的放在一起,而一滴水和那注滿水裝着石丹的杯子放在一起,先為淩霜解答第一組:
“小主,這杯水就是人,這杯沙就是妖。”
說着,塵栀移手,點了點那丹杯:
“這杯是妖的修煉之道。”
說着,又點了點那一滴水:
“這杯為人的修煉之道。”
淩霜委屈:
“水不如沙沉,都是徒勞,不比妖族。”
塵栀制止:
“錯,妖族修煉結丹,猶如此杯,由滿石結丹,在滿,在結,化去雜質,存其精華之道。無論是人,還是妖,修煉之道的根本是一樣的,隻有不斷剔除雜質,凝煉精華,才可精進。”
說着,塵栀又填沙,不斷煉化,不斷凝丹,那丹也漸漸變得大了起來。
塵栀又填水,煉化,水也漸漸積少成多。
塵栀道:
“妖族修煉如鍛鐵,人族修煉如煉藥,都非一日可得,而是日積月累。”
說着,塵栀取來那一杯滿沙滿水,放在淩霜面前:
“你現在無法精進,是因為容器有所極限,水會溢出來,沙也會洩下去,二者貴不在量,而在于精。”
說到這,塵栀又拿了大小不一的杯子,注水,或注沙,并且随手取了幾個杯子在杯中間,又或是接近杯口的位置割裂:
“容器有限,大小各不相同,可容多少便是天姿,這破裂之杯便是先天不足,無論那一種,總歸都有極限。”
淩霜沉默半晌,也道:
“道理可懂,但我不會,無從下手。”
于是乎,塵栀騰出兩個空杯,一大一小:
“一個杯子,無法做到騰空在注滿,但兩個杯子便可折之。”
說罷,塵栀将小的那一杯倒滿,然後在另一杯裡倒上一個底,取兩杯相互折之:
“雙修之道就是如此,是逐漸增長容器的極限。若你隻是散盡至靈力枯竭,在恢複也需要時間,但雙修之道加速了散盡與恢複的速度,自然會比一人苦修要容易。”
“當然,還可取我之精華,補你。不知你有沒有見過以此道修行之人,若是取人修煉之精太雜,你應該也能或多或少察覺,靈力會變的很複雜,交手時,靈力碰撞,似與多人交手,而不是一人。”
淩霜沉默,他想起一個人,清竹蓮鹽,她修的就是此法,但那個時候他實力不強,卻也清晰的感覺的到異樣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