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回家先是跟胡玉鳳彙報了劉社紅已經定下來上工的事,又說了栓子媳婦的事。
胡玉鳳對這個媳婦兒也不大了解,不過栓子他媽倒是個難得的老實人,就之前那麼愛挑刺的她也挑不出來人家身上的不是。不過也因為老實,這一家在村上沒什麼存在感,要不是栓子媳婦今兒主動來找楊秀,她把這家都忘了。
“那就讓來試試吧。”
于是第二日老秦家就迎來了兩個新工人:劉社紅和石麗敏。
相比于老熟人劉社紅,栓子媳婦石麗敏要局促的多。
她不常出門,家裡婆婆不常開口講人是非,但隻要遇上鄰裡交談必會談到老秦家。說他家以前如何如何窮,這兩年又怎樣怎樣,但出現頻率最高的還數胡嬸子。
可看着眼前身着半舊夾襖,頭發整齊面容含笑的利索老太太,又完全不似村裡人口中的那個兇人。
胡玉鳳笑着勉勵了兩人幾句,就讓楊秀帶着熟悉熟悉工作環境。
今兒是三岔鄉的集日,惠子和喜子都不在。
這會兒老太太正看着秦樹和妞妞玩耍,兩人問好也樂呵呵回應,完了又眼巴巴看着楊秀。
有外人在,楊秀也沒有多說,隻讓她看着點孩子,老太太聞聲立刻裂開嘴響亮的答應了。
楊秀嘴角一頓,有時候看着她真是又可憐又可氣。
……
知道今兒有新人來,楊秀昨晚就多起了些面。趁着兩人跟胡玉鳳說話的功夫,她把該添加的東西都加進去了,這會兒先領着兩人洗了手,就開始兌面。
照例是一人一個面盆,楊秀一邊上手一邊觀察着兩人。劉社紅自不必說,她蒸饅頭的手藝在全村都是赫赫有名,這會兒也是駕輕就熟。于是她把目光多放在石麗敏身上,就見這姑娘的架勢雖不像劉社紅那般,卻也稱得上熟練。
也是,她也就二十來歲的年紀。這個年代這歲數的農村姑娘打從娘家起就是做飯女工一把抓,想找個不會做的都難。
見兩人兌面都沒問題,楊秀就收回目光。
兌好面醒發一會兒,就開始搓麻花。
今兒炸的是小麻花。說起來家裡這麼些麻花種類,賣的最快的就屬小麻花。以至于小麻花現在都開發成四個口味了:原味的、鹹香的、麻辣的和甜口的。
這個也是最考驗功夫的。楊秀先打了個樣,就看着劉社紅和石麗敏上手。這兩人也是有些靈巧勁的,試了幾次就已經做的像模像樣了。
于是三個人一人一個盤子,開始搓搓搓。
這兩人剛開始略顯生疏,後來就是越搓越快。見兩人已經能扛得起了,楊秀便起身燒油開始炸制。
老太太在外面聽見了,又屁颠颠跑進來接手,楊秀索性由她去。
當一股股甜香混合着油香在老秦家上空騰起,秦文禮也終于到了洋縣。
……
還是老地方,還是老同志。那人看了遞過來的收據,起身從櫃子裡抽出做好執照遞了過去。
秦文禮禮貌道謝,出來走廊裡這才細細打量起手裡的東西。
入手是和書皮差不多質感的一張紙,分左右兩欄。整體很樸素,白底黑字,唯一的顔色就是右下角刻着“洋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鮮紅公章。
左欄最上方是幾個大字——“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下方就是注冊号、經營者姓名、組成形式、經營場所、經營範圍等等一系列信息。
右欄則是一篇《須知》,秦文禮逐字逐句看了一遍。左下方是四個空白方框,上方寫着“年度驗照”。他又返回去讀了一遍《須知》,就見第六條赫然寫着“每年一月一日至五月三十一日,應當到工商部門參加年度驗照”。秦文禮記下這個日期,這才把這薄薄一片紙收起來。街道就有做框子的,等回去了做一個挂在鋪子裡。
從工商局出來,他就按照老李留的地址找過去。
這會兒孩子上學了,老李正在家,見他過來忙放下手裡東西擡腳出門。
兩人順利來到房管局,說明來意以後工作人員結果合同看了看,問道:“這屋子的房産證呢?”
秦文禮和老李:啥?
“房屋所有權證”工作人員見兩人兩臉懵也有些不耐煩:“你們不是來辦理過戶的嗎?那之前的房産證拿出來!”
秦文禮看向老李,老李無措撓頭:就,他沒辦房産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