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賣部老闆穿了個樸素的白T,辮子一把紮在腦後。她看到這幾個精神樣貌完全和農村人不同的年輕小夥一口氣下來,所有攝像機全對過來,頓時人都緊張了起來,局促站起了身。
她帶來了昨天說好的挑種和育苗材料。包括鹽、各種藥水、調制好的泥土,還有育苗專用的塑料闆等等……
邱豐跟小賣部老闆比較熟悉。他貼心問老闆:“老闆,這些東西要怎麼用?”
老闆也知道這些明星基本上都不太下田。她原本來時挺鎮定的,結果面對這些鏡頭,結結巴巴簡要給幾個人說了說,說得有些語無倫次的。
她說的大緻和賀君那天查出來的資料相同,但确實更加細緻一點。
賀君沒說自己查過資料了。他安撫對方:“謝謝老闆。那我按照老闆說的先試試。”
他按小賣部老闆說的話,将第一天晾曬的種子挑出一些裝在小桶裡。将剛剛老闆拿來的鹽和水混合,加入到桶裡輕微攪拌。
桶裡的水稻種子很快分層。一部分稻谷的殼懸浮在水桶的表層,一部分稻谷沉澱在底下。
這時候的稻谷顔色相當奇怪,更加接近于棕黃色。和大家平時吃的白色精米有着明顯的差距。
賀君把小桶裡的懸浮的殼挑出來,把水倒掉,直接在桶裡進行消毒。消毒水兩小時換一次。他們并不需要一直看着這些稻谷。
小賣部老闆見賀君做得很順暢,慢慢也不在意起旁邊的攝像機,到邊上指導着另外四個人育種:“你們跟着我學,這不難的。”
她把塑料闆攤平在地上,将自己送過來的泥土分到每個人手上,讓每個人跟着她的動作在塑料版的小圓孔上進行泥土填充:“填充土不能壓得太過緊實,也不能數量太少,稻谷放入後可以有足夠的空氣和養分。”
空氣和土壤混合,會逐漸分解各種微生物,給種子提供足夠營養。
種子最後就能成長為健康的幼苗。
農家人都知道的道理,對這些不下田的青年來說,都是新知識點。
邱豐認真對照着老闆的樣版和自己手下的塑料闆:“是這樣麼?”
塑料闆上泥土分布均勻,看着有些過于講究過于精緻。換成自家小孩這麼折騰,老闆肯定要罵咧兩句,說點“小崽子老講究,這弄好都明年了”。
但她眼看着邱豐那乖巧的臉蛋,哎喲真是長得好,忍不住點頭誇獎:“對,做得特别對。”
葉浩搓了一個個泥土球:“哇,感覺好像在玩遊戲。”
老闆看傻子一樣看向葉浩:“……”不,泥土球是不太對的。
玩泥巴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尤其是對于骨子裡就喜歡土地的一群人,泥巴可太好玩了。關正陽認認真真按照老闆說的做:“這個塑料闆就很像遊戲裡才會有的。”
比起邱豐,葉浩和關正陽算毫無生活經驗,但他們都比不過童文樂的真毫無經驗。
童文樂一張美人臉皺起,充滿對稻谷育種的不理解:“我以為種子是直接丢土裡,然後他們就會自己長大發芽。”
這話聽着就很像“為什麼雞蛋會有雞蛋殼”。
“為了提高存活率,為了最終産量能夠滿足更多人的餐桌需求。”賀君這麼回答着,“我們現在種糧食的人不多,一畝田隻有提供更多人吃,才能夠讓人脫離農田,去研發更厲害的東西。”
老闆在邊上連連應聲:“對,而且以前一畝田種水稻就賺個百來塊,産量多咯,賺的就多點。現在都種來自己吃,産量多咯,多出來的地就可以種别的。”
賀君将消毒水放入水桶中後,很快跟着自己的隊友一起進行土壤填充。廣場上原本鋪滿了稻谷,現在又多了一層泥土闆。
育種的泥土闆并不能放在陽光下暴曬,他們跟着小賣部老闆将已經做好的泥土闆送入屋子内。屋子裡本來空曠得很,一樓一下子變成了育苗基地。
這些幼苗在闆上足夠健康強大後,Vacation就能将這些幼苗帶到水稻田中,進行真正的插秧。中玉島上水稻田面積不大,但對于他們而言挺大,他們幾個都得下田進行人工插秧。
幾個人在育苗基地邊上探頭探腦,好奇的問來問去。
葉浩發出疑問:“這個水稻苗要多久才能發芽?”
童文樂也有問題:“要長到多高我們才可以把它插到水稻田裡?”
賀君想着昨天查到的資料:“應該是和貓草差不多的高度。”
幾個人立刻發出沒見識的驚歎:“哇。”
一想到這些稻谷可以變成郁郁蔥蔥的幼苗,再長成金黃色的稻谷随着風發出刷刷的聲響。所有人都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