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坐在靜靜的另外一邊,被兩個孩子盯着手臂包紮部位,蘇會泉思索片刻後問怎麼了?
靜靜沒有立刻開口,玉竹最先問出來,指着叔叔手臂包紮了紗布的地方,問叔叔這裡是不是受傷的地方。
“是受了點傷,很快就要痊愈了。”
靜靜不太懂痊愈是什麼意思,小手想碰碰紗布,最後還是沒碰,轉而從兜裡掏出一顆糖遞給叔叔:“吃糖就不痛了。”
“誰說的?”問話的不是蘇會泉,是蘇辰文小朋友。
小朋友語氣并不激動,很平穩的語氣,平穩到不像個小孩子。
靜靜說自己打針痛的時候,吃糖就不痛了。
擔心小孩子鬧矛盾,蘇會泉趕緊出聲:“叔叔現在已經不痛了,糖留着靜靜自己吃。”
靜靜問叔叔真的不痛了嗎?
“真的不痛了。”
叔叔說不痛了,靜靜把糖放回兜裡:“給爸爸媽媽吃,爸爸媽媽曬太陽,很累很辛苦。”
多虧爸爸讓自己背了不少體諒父母的話,靜靜越說越順口了,還能臨場發揮,沒有一點磕絆。
在場的大人聽出來了,糖本來是要留給爸爸媽媽吃,聽說叔叔手痛,她才忍痛割愛,把糖給叔叔吃,既然叔叔不吃,她就留給爸爸媽媽吃了。
他們聽出糖是留給爸爸媽媽的,聽出靜靜說的話是爸媽教的,或者是耳濡目染,從爸媽那裡學來的,沒聽出爸媽教孩子說這些話的真實目的。
趙光輝教孩子說的話,正是他希望父母對他說的話。
他希望有一對開明,能理解他的父母,事實證明太難了,隻能他自己來當開明的家長。
開明的家長也會累,也會想多聽一些理解支持自己的話,趁着女兒還沒有完整獨立的思想,趕緊讓女兒記這些話。
等女兒再長大些,或許會嫌棄爸媽,或許會因為爸媽感到自卑,到時候就不願意再說這些話了。
現在能多聽一次是一次。
“糖不能治病。”蘇辰文小朋友又來一句。
唐曆月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兒子難得見到同齡小朋友,所以總是忍不住犯軸,她不得不出來說句話:“文文,妹妹也是好心,你就别說妹妹了。”
靜靜一聽,站起來走到文文身邊:“我高,他是弟弟。”
從三人進來的時候,文文小朋友一直都是坐着的,聽到靜靜的話,坐不住了,站起來比身高。
雙方爸爸都是大高個,媽媽也都不矮,乍看還真覺得靜靜高一點。
比起大人,靜靜更相信哥哥的判斷,問真正的哥哥玉竹,是不是她比較高。
玉竹繞着兩個小朋友走了一圈,證實是妹妹高一點。
文文小朋友表情沒變,不過誰都看出他不服氣了,非說靜靜隻是紮了辮子,辮子比他高而已。
唐曆月随口一說,沒想到引發了新的矛盾,隻好問陳仙枝,靜靜的生日是哪天。
陳仙枝記得外甥女的生日,說了日子。
唐曆月驚訝:“靜靜隻比文文小三天。”
“我是哥哥。”文文支起小耳朵,把媽媽的話聽得非常仔細。
事實證明,他就是哥哥。
靜靜不服氣:“我比你高。”
“我長大後比你高……”這話聽着像是承認自己比靜靜矮,文文剛想改口,陳仙枝就借機說不多打擾,先回家去了。
唐曆月:“不留下來吃個午飯嗎?”
“不了,家裡一些菜再不吃要壞掉了。”
“這些你們帶走吧,天氣熱,放不住。”唐曆月拿了袋水果給陳仙枝。
她家裡有冰箱,就是前面幾天來探望丈夫的親朋好友實在太多,冰箱要塞不下了。
陳仙枝推拒,靜靜的目光緊緊黏在水果上,水果最後落到大姨手裡的時候,小朋友總算是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