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每次在新加坡賽後,車手都看上去更瘦的原因。
這樣的苛刻條件,對李森嶼來說,是種考驗,他必須嚴肅對待。
但也不是完全的劣勢。
今年賽道16到19号彎之間重新修繕,取消了這四個彎角,拉直成了一段397.9米的長直道。
李森嶼跑過修改之前的賽道,跟改後的賽道不是一個難度,提升了單圈速度不說,還容易上手。
之前23個彎的賽道,16-19号彎李森嶼第一次開就撞上護牆,嘗試了很多圈後才穩定。
但拉直以後,撞上護牆的情況大幅度減少。
難度降低,也給李森嶼這半路出家的車手争安排的機會。
也是因此,練習賽才有沖到前排的機會。
但練習賽之所以是練習賽,成績不作數。
排位賽也能守住現在的位置才行。
李森嶼準備就緒,坐進賽車。
距離排位賽第一節開始還有五分鐘。
車組人員基本準備就緒,李森嶼也準備好,現在隻等時間一到,離開P房,駛上賽道。
一切都還順利,使用舊胎的李森嶼先是刷出了幾個有效成績,随後在進展更換輪胎後,便後程發力,最後李森嶼拿到了第三。
成功晉級Q2。
雖然已經踩到了,可當他知道第一第二又被普西頓兩人給包攬,還是從心底裡生出一種無力感,那種一直被壓着喘不過氣的感覺,讓人不爽。
回到P房,距離Q2開始還有不到五分鐘。
李森嶼換了套新軟胎,車組技師又調了調前翼角度,他一邊盯着顯示屏上剛剛的比賽圈速,一邊回憶昨天晚上看的比賽攻略。
說來也好笑,他雖然也有自己對比賽的理解,但“四個輪子而已”的網站上給出的策略更加實用。
雖然不知道究竟是誰寫的,但李森嶼把他自己得出的策略和網上寫出來的結合,對目前階段的他來講,就是最完美的。
新加坡濱海灣賽道屬于中低速的逆時針賽道,賽車在這條賽道上比賽需要比巴庫賽道更多的下壓力,尤其是跟之前的蒙紮賽道相比,兩條賽道的下壓力就是兩個極端。
但因為是街道賽,又不适合選擇過低的行車高度,對于這條賽道而言,過低的底盤會讓賽車更易觸底,影響速度。
所以調校尤為重要。
很顯然,這場比賽車隊找準了調校,而李森嶼隻要盡一切努力,把賽車的性能發揮到極緻,提升圈速。
李森嶼也是這麼做的。
他一遍遍刷新圈速,在場上做着最快圈的同時,也是給自己多一些适應賽道的機會。
一切都為了明天的正賽。
Q2的時候,李森嶼不斷刷新圈速,在最後沖線時以0.009s的差距超過皮埃爾,升至第二,第一依舊是約翰的。
李森嶼算是看出來了,隻要P2000的研發升級不出問題,約翰沒有卷進賽車事故,或者被意外阻擋,又或者是其他意外因素,基本無法阻擋他拿第一。
令人羨慕。
不過李森嶼現在的成績對于李森嶼來講,很好了。
回場圈的時候,亨利就說:“幹的不錯。”
如果對标以前的話,那他确實幹的不錯,如果對标約翰的話,那他還差點:“還有上升空間。”
不管車隊對他有什麼目标,他的目标始終隻有一個——拿冠軍,拿杆位。
Q3開始。
大家都不想出去太早,結果第一個飛馳圈的時候,堵的要命。
李森嶼:“為什麼不早點放車?”
亨利:“現在的時機是最好的,你放心去跑。”
但願吧。
關于放車時機的事,李森嶼已經跟車隊探讨過很多次了,可他們就是不當回事。
之前也有過因為放車時機不對錯過比賽最佳時機的情況。
不過這時候抱怨用處不大,李森嶼隻能拼了命的趕。
但願這次不會因為晚放車錯過好時機。
全長4.928公裡的濱海灣賽道,想要獲得一個好的發車位,進而在正賽拿到一個好的成績,排位賽至關重要。
李森嶼很着急,可車隊似乎胸有成竹。
沒辦法,他隻能執行。
最後一圈。
玩的就是心跳。
天色已晚,賽道兩旁的燈光映入眼簾,李森嶼換了一套新軟胎後,時間隻夠他一個出場圈和一個飛馳圈,成敗在此一舉。
出場圈結束,李森嶼駛過終點線的瞬間開始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