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G首發中單Jiang準備退役,這事在夏季賽中途已經确定,最近人連日常訓練都沒參加,新中單的補充一直是戰隊近期的頭等大事——會議室的其他人都在看着投影大屏,戰隊經理周托托,首發,替補,主教練,助教,數據分析師等賽訓組的人員坐了滿滿一圈。
屏幕連續播放着選手的簡曆,有轉會期其他俱樂部挂牌的,有自家戰隊的青訓生,還有主動投來簡曆的知名國服玩家。
資料不是第一次看了,熟悉如主教練都快把每個字背出來了,所以數據分析師每放一頁,會議室裡都反應平平。
“這個英雄池……不夠看啊。”
“這是DTG的替補?有點印象,賽場表現不如汪奇去補位。”
“24歲……年紀有點大了。”
“天梯最高排名986……玩莉莉絲的最高排986?估計連莉莉絲的技能連招都沒搞明白吧。”
閑扯間,會議室好比快收攤的菜市場,挑挑揀揀就是找不到一顆水靈靈的白菜。
衆人對這狀況也算習以為常——中單這個節奏核心位在團隊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CPL又是著名的中單荒漠,稱得上“頂級”的中單選手一隻手都數得過來,稍微冒頭就得被一搶而空。
“還是老樣子,老人隻能湊合着用,新人光英雄池的擴展訓練就得大半年。”
主教練歎息:“難道還是得往外援找?”
分析師沒吭聲,點下資料的最後一頁.
屏幕光影一變,東倒西歪的汪奇眨眨眼,坐直了。
“啊?這是什麼?”
明洋睜大困得不行的眼睛,舉起半隻手,“請問,我們現在在看電競選手的資料,還是什麼男模應聘雜志社的簡曆?”
戰隊運營組的人路過玻璃窗,無意間瞥到此時大屏,吸溜咖啡的動作也停住了,不由站定在了窗邊。
大屏上的資料非常簡單:一個名字,一個遊戲id,身高,體重,出生年月,兩行英雄池。
還有一張照片。
和之前幾張證件照不同,這張照片明顯是經過裁剪的日常他拍,高糊也蓋不住照片中間那人撲面而來的活人氣息——那人靠坐着黑色電競椅,一條手臂舒展在桌上,另一隻手支着臉,略微仰起的臉上帶着笑意,正在放松地傾聽頭頂隊友說話。
背景明明是司空見慣的電腦椅子,經由他側臉的點亮,卻好像成了什麼時尚布景,旁邊隊友則被襯得像個影棚裡的手腳架。
“最離譜的網騙都不敢這麼挂照片吧?這是那個天梯第一?”
汪奇把頂上的ID和照片反複對應了好幾遍,念出資料上的名字。
“奚月禮?”
詫異的音量讓這個名字簡直在耳邊振聾發聩,徐銳之從手中平闆小圖上擡頭,去看大屏。
照片明顯不是為了投簡曆而拍,他望着屏幕問經理托托:“哪裡來的資料?”
“你們一晚上在群裡讨論了幾百條這個Lilymoon,Ritz的傳奇4杠8還挂在論壇熱門,跟三服第一不是腳本是真人手打的爆貼排在一起。”
經理托托挂着兩個黑眼圈,旁邊一群人在菜場叽叽喳喳,隻有她這邊在上演社畜述職。
“哪裡來的資料?我連夜搜集來的。”
汪奇瞧着資料,對他們NDG的超人經理發出一個小心翼翼的疑問句:“消息來源靠譜嗎?”
托托點頭,“TB那邊提供的,照片是他們打線下訓練賽時偶然拍的,資料上每行字我都确認過——停,别拍照。”她朝窗外運營組的人一揮手,“不是選手本人投來的簡曆,不能傳播。”
“論人脈還得是我托托姐啊!”
汪奇瞬間不困了,伸長脖子看起大屏上的資料,又被年齡驚了一下。
“我以為這人未成年呢,家長管得嚴所以才沒聲沒息的,這都快十九了——豈有此理!這是跟我同齡的手速嗎!?”
明洋去看資料上的英雄池:“英雄池……啧,英雄海啊。”
放出來的簡曆經過篩選,那些T0英雄并不是選手一句“會用”就能寫進英雄池的。
天梯排位時玩家常使用不同英雄,幾十幾百場排下來,系統則會根據那些英雄的勝場數量和表現實時更新出玩家每個英雄的評分,并顯示在玩家主頁。
使用該英雄獲得的勝場與MVP越多,評分則越高。
對于職業選手來說,通常一個英雄評分得在800分以上,才能放進簡曆的英雄池。
數據分析師說:“資料沒有把他的常用都寫全吧?我之前看過他的遊戲主頁,現在放上來的英雄隻是他超過1200分的那些?”
汪奇一溜煙念下來:“莉莉絲,天鶴,桑桑,厄莎,水星……啧,看着眼睛都痛,都是一些操作怪才玩得起來的英雄——怎麼還有高分的射輔英雄啊?仙英,天琴,貓咪?”
稍加聯想這些英雄的特點:這個漂亮,那個也漂亮,通通都是COTS裡出名的高顔值。
“哎呦。”汪奇很快得出結論,“這貨還是個顔控!”
“該死的顔狗。”忍不住跟明洋交頭接耳,“那他會有什麼煩惱?不開心時照照鏡子不就能樂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