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條善寺發球,4号主攻手東山勝道走到底線。
“咦,”甲本奏太疑惑,“條善寺首發不是從二傳在一号位開始嗎?”
他清點場上的站位:“現在發球的是主攻,二傳手是3号……在前排三号位?”
時田空有些無奈:“條善寺一直是從三輪兩點攻開始打,昨天烏養教練有說過,你沒聽嗎?”
甲本兩根食指頂住太陽穴,冥思苦想:“好像是說過……因為風格不羁?”
“……”
時田對甲本過于凝練的概括無言以對,原野綠倒覺得“不羁”這個形容詞頗為準确。
“因為條善寺的兩點攻輪對他們來說不是弱輪。”她解釋道。
前排有三個攻手,所以進攻實力更強,在排球演化出立體進攻戰術前,這是最樸素道理。
随着技術發展,僅靠前排進攻的“平面進攻時代”逐漸成為過去式,後排攻手在三米線後起跳,搭配前排攻手在時間或位置上制造差異形成掩護,後攻戰術的加入使排球的競技強度不斷提高。
隻不過後攻更加考驗攻手的身體素質和扣球質量,很多職業球手後攻都扣不明白,高中生中擅長後攻的自然不多,絕大多數是隊伍裡的王牌。
烏野已經畢業的王牌東峰旭就能使用後攻,但相比他在前排時的遊刃有餘,東峰的後排進攻基本固定在順手線一條線路,好在扣球力道充足,面對攔網還能一較高下。
前任隊長澤村大地的後攻就更不夠看了,能得分全靠戰術配合制造對面空網,還有二傳手影山飛雄的堅決果斷——據說澤村第一次在正式比賽後二得分,自己都吓了一大跳。
目前烏野的隊伍中最擅長後攻的是伊達兄弟,良好的滞空讓他們能在空中自由帶動臂膀變線,相較之下田中沒有這種空中優勢,彈跳突出的日向則少了幾分力量。
當然,條善寺的“兩點攻輪不弱”并不是因為他們全隊都是擅長後排進攻的天才,而是因為常年2V2練習鍛煉出了隊員們的全面性,使得條善寺的二傳手……十分擅長在網前承擔進攻任務。
“給我也扣一個!”
防守起球不到位,二傳手二岐丈春的後撤看似是在跑位追球,實則是為了拉開距離,待自由人土湯新将球墊調到網口,三步助跑起跳充足,身體面朝大斜線,扣出的卻是犀利的直線球。
“簡直是面斜打直的教科書。”原野綠喃喃自語。
球落在界内,得分的二傳手“哇哦”了一聲:“居然成功了?”
随後表情迅速轉換成得意,條善寺這支隊伍完全不懂什麼是膽怯,被搶走了四号位球權的照島遊兒更是跳到了二岐身上大聲歡呼:“太帥了你小子!”
網對面,負責後排防守的田中龍之介跪地痛呼:“呃啊我的錯,把直線放掉了!”
攔防對面四号位的緣下力自覺舉手:“抱歉,是我先把漏掉直線的,完全以為會是斜線。”
梅津匡吾郎弱弱地補充了一句:“我也以為會是斜線。”作為副攻的他跟上了這記強攻,攔網并住緣下左邊的中線,卻沒什麼用。
第一次作為首發和條善寺打比賽的伊達志也咋舌:“那是二傳手對吧?”
大家順着他的視線看向自家曾經扣出标準直線球作為示範的二傳手。
影山飛雄面對衆人的目光,停頓了半秒,心不甘情不願地承認道:“我沒練習過面斜打直。”
——所以練習過就能做到是吧?
西谷夕理解到這句潛台詞,十分贊同地點頭道:“那之後得把這項加入練習中。”
——不對,根本沒必要在這點上較勁!
衆攻手心情複雜地移開了目光,緣下更是心力交瘁:糟糕,日向和月島都不在場上,沒有人來吐這個槽!
“果然,”武田一鐵恍然大悟,“條善寺的二傳手在前排經常扣球呢。”
此時,場上的二岐再次試圖扣球,但以一個下網失誤丢掉了這一分,谷地仁花在條善寺失誤數據記錄後又加上一筆,還沒上二十分,條善寺的失誤丢分就已經畫滿了一個正字。
“如果說我們是按照教學體系正規練習組織的隊伍,那條善寺大概是不按常理出牌的野球隊。”烏養系心評價道,“二傳手想加入進攻,排除扣二次球,就必須有人承擔二傳的任務。”
“條善寺通過二對二練習剛好全員都很全面,又不是以戰術快球主打的隊伍,平拉開調整攻對傳球能力要求沒那麼高,每個人都能臨場應變,頂替‘二傳手’。”
說話間比分交替,20比19,條善寺率先上了二十分。
烏養看到武田仍舊不解的眼神,咧開嘴角:“老師是想問,同樣是失誤多,為什麼去年我們能拉開差距,今年卻咬得很緊,對吧?”
他餘光瞥向隔壁端坐的條善寺教練穴原孝昭。
“‘團隊意識’不一樣了。”
“去年條善寺的小球串聯很差,有很多地面防守搶球或讓球導緻的失誤,今年雖然失誤多,但主要是網口進攻端的扣球失誤,這也是因為我們攔網給他們攻手造成了壓力。”
排球是六人同時在場上的團體運動,進攻的機會交替,想要連續得分,必然得把握住從防守到反擊的轉換。
防守的第一道防線是攔網,攔死直接得分,攔到場外是破壞性攔網,減緩球的力道讓後方防守隊員能順利起球才算有效攔網。
所以地面防守隊員需要在球權交替中瞬時判斷情勢,分配防守範圍,誰來防前區輕吊,誰跟進中區推攻,誰盯守後場打手出界,面對不同的進攻采取不同的防守體系。
條善寺當然沒有音駒那種幾乎全員移動地毯的恐怖防守能力,但經過一年的打磨,隊員之間的默契配合彌補過往的漏洞,給這支隊伍不走常規路的進攻風格提供了堅實的地面保障。
團結起這批隊員的穴原教練實在有一套。
烏養在心中感慨,至少自己在這方面比不過他。
條善寺發球,副攻飯坂信義将球擊出,這顆球貼着網帶而過,進入烏野右半場後急速下墜,讓已經放低重心的伊達志也應對不及,整個人向前一撲,卻還是與球擦肩而過。
“哔——”
裁判做出手勢,21比19,本場的第一個無觸球得分既不是強力跳發也不是跳飄,而是一個普普通通,看上去毫無威脅的站發球!
“哎?為什麼那球沒接到?”甲本驚訝出聲。
“速度和視角。”原野綠為這顆好發球小小地吸了一口氣,“球路很平,網帶形成了掩護,接球隊員沒法提前通過線路預判落點,過網之後又下墜得特别快,志也同學啟動的時候估計還有些猶豫應該他來接還是緣下學長接,但又沒有更多判斷時間,隻能直接往前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