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第一窯陶器燒制成功後,秦川就忙碌起來了。他天天把鷹西帶在身邊,教他數字的寫法和一些簡單的文字寫法。
部落裡的人大部分都會數十幾個或者幾十個的數,秦川讓一個高大的獸人去弄了塊大石闆,在上面寫了一到一百的阿拉伯數字。
石闆就放在廣場上,誰經過都可以看,可以學。秦川讓鷹西盡快學會,然後幫他記錄入窯的陶坯種類和數量。
鷹西對數字确實學得很快,文字方面就稍微慢點。畢竟有些常用字的筆畫多,要把實物和文字相對照,不能記混。
他每天用個棍子在地上寫好多遍,邊學習文字邊指導其他人捏陶坯。秦川讓人在幾個土窯邊搭了一排木屋,這幾天他們有二十多個人一直在砍樹、剔樹皮,劈木闆。
沒有鐵器真的是很不方便,要是有鐵齒鋸的話,鋸木闆會方便很多。沒有鐵釘,秦川隻能用榫卯結構。木屋建好後,房頂再鋪了一層厚厚的幹草。
雖然人多,但是也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才蓋了三間大木屋。秦川在裡面做了很多木架和石台,專門用來放捏好的陶坯。
前兩天下了一場小雨,雖然之前大家也是把捏好的陶坯放在廣場的草棚下面的,但放在邊緣的一些陶坯,還是被濺了水之後垮塌或者變形了。
所以秦川隻能讓大家先建木屋,把捏好需要晾曬的陶坯放在木屋裡,等幹的差不多了就一批一批地往土窯裡運。
三個土窯一起燒火,堆在土窯邊的木柴消耗速度飛快。秦川看得有點心焦,雖然他打算把部落周圍的樹木清理一大片出來明年種地,但是要一直燒制陶器的話,部落周圍的樹木根本不夠燒。
而且砍伐太過的話,一遇到下大雨,就怕會滑坡或者泥石流。所以砍伐樹木的數量和地方也要好好計劃,不能随便砍伐。
秦川去找了大巫和首領,他們在大巫的山洞商量木柴的事。聽了秦川對滑坡和泥石流的擔憂,大巫和首領也一臉凝重。
“秦川的擔憂很有道理,陶器的燒制暫時不能停,我們自己部落夠用以後,還要留一批明年的大集市去交換。”首領說出自己的想法。
秦川猶豫片刻,還是問了大巫和首領:“不知道大巫和首領有沒有見過一種黑色的石頭,叫煤炭,用來燒火非常耐燒,而且燃燒時間長,比燒木頭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