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三國之風起竹林 > 第5章 第 5 章

第5章 第 5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公孫淵坐在龍椅上,大殿内文武官員于兩側侍立。

聽到這次魏國派來的主将是司馬懿,頓時人心惶惶。朝臣們交頭接耳,小聲議論不止。

公孫淵看滿朝文武無一人出對敵之策不禁大怒,他猛地拍了一下坐塌的扶手說道:“你們倒是給孤想出個退敵之策來呀。”

大将卑衍上前一步說道:“陛下,依微臣之見,宜速派使臣往東吳求援。”

話畢,楊祚上前一步說道:“不可,上一次對東吳詐降,斬其來使、士兵一萬餘人,隻怕東吳現在還對我遼東恨之入骨,又怎麼會派兵來援。”

公孫淵說道:“楊将軍此話差矣,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東吳和魏素來針鋒相對,不妨一試。誰願為使臣去東吳求援?”

話畢,光祿大夫李繼向前道:“陛下,微臣世受皇恩,微臣願前往東吳為使,說服吳王來援。”

公孫淵說道:“好!此重任,非大夫之才不能任也,請大夫整理金珠寶貝即刻起行。”

李繼行跪拜大禮後退出殿外。

公孫淵又開口道:“司馬老兒大軍已在路上,大軍到時我軍将以何策禦敵?”

侍中衛演上前一步說道:“陛下,微臣以為,魏軍不足為患。司馬懿勞軍遠征,正如當年的諸葛亮伐魏一般。當年司馬懿與諸葛亮相持于渭水,諸葛亮屢次試圖渡過渭河,都被司馬懿和郭淮阻擋寸步難行。如今我們也可以利用遼河之險,沿遼河走勢南北構築大營,以逸待勞。魏軍面對遼河天險再加之我軍堅壁高壘,久攻不下糧草不濟,必然會像當年的蜀軍一樣無功而返。微臣以為司馬懿定會重蹈當年諸葛亮的覆轍,這是天佑陛下啊。”

衛演一番激情澎湃的講話,使得衆文武又重新燃起了鬥志,公孫淵振奮地說道:“如此,我大燕無憂已。卑衍,楊祚孤命你二人率精兵五萬到遼河岸禦敵,孤要舉傾國之力,讓司馬老兒有去無回!”

卑衍,楊祚二人行跪拜大禮道:“臣領旨!”

九月的秋風裡都帶着魚米之香,舉目四望是大片金黃色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不熱鬧。再往下看,水田裡的稻花魚搖頭擺尾神氣活現的不時用尾巴拍出大大的水花。

今天是放水收魚收割水稻的日子,農戶們每個人臉上都喜氣洋洋的。大家自發組織了鑼鼓隊,從早上開始喧天的鑼鼓聲就一直萦繞在新城的水稻田上。

山濤在新城素有名望,大家一緻推選他作為挖開田埂放水的第一人。山濤推脫不過,邀了阮籍一起來助陣,小阮自是歡天喜地的跟了來。

一位穿着粗布衣服的老者将一把拴着紅花的鋤頭遞到山濤的手上,激動地說:“這幾個月來,巨源帶着我們糊田埂、選魚苗、及時調整水位的深淺,确保了第一批稻花魚的豐收。這以後呀,一田兩用,咱們的日子好過多了。”

山濤看着樸實的鄉民們說道:“這都是大家這幾個月來一起辛勤勞作的成果,我萬萬不敢居功。希望咱們老百姓以後的日子都能越過越好,越越過越興旺。”

在一片歡呼聲中,山濤和阮籍一起用鋤頭挖開了田埂,水田裡的水汩汩地流出,小阮已經迫不及待地沖進了水田裡抓魚。

阮籍被這歡快的氛圍所感染,他對山濤說道:“巨源兄,我一直以來都鑽在書房裡,一心讀聖賢書,想着将來濟世安民。現在腳踩在泥土裡,看着大家臉上豐收的喜悅,才對百姓想要的幸福生活真正有所感悟。沒有戰亂的土地,沒有疾病的身體,豐衣足食的小日子,這才是百姓想要的幸福。巨源兄,你将來若為官,一定能造福一方百姓。”

山濤笑道:“嗣宗,想不到你會有如此深刻的感悟。承你吉言,希望有朝一日我能成為造福一方的父母官。”

朝堂之上,吳主孫權,正在和百官議事。一個内官趨步進殿後跪行跪拜大禮:“啟禀陛下,遼東使者求見。”

孫權一聽遼東二字,頓時火冒三丈:“禀什麼禀,速速推出去斬首,不,五馬分屍。”

内侍官待要退下,督軍使者羊衟說道:“陛下,不可。”

孫權怒目說道:“公孫淵無恥小人,陽奉陰違,孤一萬多軍民喪于此賊之手。現在司馬懿帶兵讨賊,難不成你還讓孤發兵去救賊不成?”

羊衟說道:“陛下殺一使臣不過稍洩私憤,此非王業之圖。以微臣之見,倒不如假意與公孫淵盡釋前嫌,再派兵前去,從中漁利。若公孫淵勝,我們出兵千裡,彰顯我大國的風度和信義。若是司馬懿勝,那我們就趁機擄掠其邊境的邊民和财富,如此也算是對他背信棄義的懲罰。”

孫權細思羊衟之言覺得有幾分道理,他開口說道:“就依愛卿之言。孤不願見他,此事就交由愛卿全權處理吧,退朝。”說罷拂袖而去。

文武百官行跪拜大禮山呼:“恭送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司馬懿的主力部隊抵達右北平後,經過短暫的休整,會合了毌丘儉的地方部隊和一部分鮮卑、烏丸騎兵,随後以京都精兵為中軍,以毌丘儉部隊為兩翼,雜以鮮卑、烏丸騎兵,氣勢逼人地向東開進。

進軍到遼河西岸,司馬懿令大軍安營紮寨。

東岸是卑衍、楊祚的大營,隻見其沿遼河走勢南北構築了六七十裡的營寨,旌旗遮天蔽日,劍戟排列森森。

魏軍大營内司馬懿正在研究行軍地圖。

司馬昭開口說道:“父親,渡河的船隻已經準備妥當,兒臣請兵強渡遼河,乘我大軍銳氣正盛,一舉蕩平敵軍的營壘。”

諸将也紛紛請戰,大将牛金見司馬懿尚在沉吟,上前一步說道:“末将以為二公子之言有理。我軍長途遠征,隻宜速戰速決,遷延時日恐糧草不濟。”

司馬懿說道:“敵人堅壁高壘,就是希望吸引我軍去攻,從而消耗我大軍實力。兵法有雲避實擊虛,豈有‘擊實‘而挫自己銳氣之理。”

衆将不語,司馬師說道:“想必父親已有良策。”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