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晚,暴雨。
晚間十一點半,林岚準時入睡。
這是近幾個月來,蘆城最大的一場雨。雨水劈頭蓋臉地砸向地面,似要将這天好好洗個遍。
第二日,雨停了,但天依然陰沉。
上午6點30分,林岚準時起床,練半小時瑜伽,洗漱十分鐘,然後吃早飯。做早餐的時候,她習慣打開電視聽早間新聞。
在作息方面,她始終自律。根據有意識計算實驗,7小時睡眠時間是她最佳睡眠時長。剛好睡夠這個時間,她就能獲得充足的精力,足以應付工作和生活中的各項挑戰。
林岚從冰箱裡拿出酸奶和麥片,往碗裡倒入适量,攪拌均勻,早飯完成。
期間,早間新聞正在插播一條快訊:5月11日淩晨2點30分,女子舒某在我市常明路附近的廢棄鐵路倒斃身亡,據知情人士透露,被害人死于刀傷,目前案件仍在調查中。
林岚是深度報道記者,跟過不少刑事案件的報道,普通的兇殺案不足為奇。她攪拌麥片的時候,順帶瞅了眼屏幕,受害者的照片馬賽克了眼睛,林岚覺得熟悉。
吃飯時,林岚輕車熟路喚醒電腦,查閱郵箱。
一條顯示未讀的不明郵件,發送時間在淩晨4點。
林岚點進去,裡面顯示了一行内容:
“她罪有應得,找找她犯了什麼罪,揭露她的罪行。這不是你的拿手好戲嗎?”
因為職業關系,林岚的工作郵箱經常會收到很多奇怪偏激的郵件,她習以為常。
但這條信息,是直接發送至她私人郵箱的。
相比惡作劇,這更像是一場預謀。
林岚邊吃麥片邊默默思考。
她從業時間不算長,但如今已是報社新媒體部的王牌調查記者。她出身于警察世家,專攻重大刑事案件和社會糾紛等惡性事件的追蹤和報道,常年活躍一線,年紀輕輕參與過不少大案的獨家報道,聰明能幹專注堅持。
之所以選擇當記者而不是警察,是因為林岚内心有自己的興趣和側重。
相較于調查案件真相,比如兇手是誰,作案手法如何,她更關心背後的故事。
警察的職責,是将壞人緝拿歸案,法官的職責,是根據犯罪情節,犯罪嚴重性等情況,量罪定刑,而林岚更想知道,所有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并不單純隻涉及兇殺的那部分。
大部分罪行,是由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和情感一步步推動的。她更想挖掘所有當事人,走到最後這一步,之前的那99步裡發生了什麼。
舔幹淨最後一勺酸奶,林岚已心裡有數,反手将郵箱地址發送給某位朋友,然後利落地扣下手機屏幕,洗碗去了。
來到單位,總編室裡圍了不少搶活的。
林岚不急不慌地在位置上坐定,鄰桌張曉花湊過來說:“大案。”
林岚知道她指的是哪件事。
蘆城雖然一向治安不錯,但免不了出惡劣事件,可不是每一件都能上當日的新聞快訊。
“舒某是誰?”林岚直接問關鍵。
案件剛發生,在毫無調查眉目的情況下就上新聞,關鍵大概率不在案件性質,而是在受害人身份。
“聽說是規劃局局長的女兒,叫舒童。”
結合名字和新聞馬賽克上的照片,林岚立馬對上号。
難怪覺得熟悉,舒童是曾跟她一起參與過義工活動的志願者,活動重合度高,照過幾次面,但幾乎沒怎麼交流過。
林岚内心微泛漣漪。當被害人不再是完全的陌生人,而是曾經在自己面前活生生,有說有笑的同好,她内心油然而生一種複雜的相關性情感,有遺憾也有感慨。
“林岚,總編叫你。”
總編辦公室門被打開,喊話的男士滿臉不悅。
林岚毫不意外,其實她在剛進辦公室,看到這陣仗時,内心就已笃定。
這活隻能她來做,别人搶不走。
林岚氣定神閑地走進去,不理會任何一種性質的目光。
但誰知,總編身邊站着姜烨,她一看這人,臉上的笑立馬隐遁。
“這次案件報道,由小姜負責,林岚來打個招呼。”
總編笑眯眯的,敢情是叫自己進來社交。
姜烨負責娛樂版面,常年追蹤八卦和桃色新聞,林岚對他沒什麼好感,收錢辦事,沒什麼信念的人。
如今,他竟搶了本屬于她的活。
兇殺案報道讓一個娛記來做,想也知道總編是如何定性此次事件的。
林岚不能接受,但周圍不懷好意的目光一個個投射過來。
大家都在等看好戲。
她這回明白大家一窩蜂聚集在總編辦公室,不是為了搶活,而是别有用意。
逼宮篡位。
林岚環顧四周,隻有她一位活躍一線的女調查記者,功高年輕,依然無法服衆。
這時手機傳來信息,正處于僵局的林岚點開,看了内容後,直接将手機豎在總編眼前。
總編的眼睛從眯起到睜圓,總共不過幾秒。
姜烨湊過去看了一眼,擡眼瞅了瞅林岚,又收回目光,臉色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