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薇并沒有感覺出異樣,當時她滿心打算的都是,先好好幹一陣兒,等到家長對自己比較滿意的時候,偷偷提漲薪,這樣她就可以存點錢,為以後做準備。
舒童剛開始對陳景薇的印象不差,但也不算好,因為小女孩的一點虛榮心。
上了初中後,心智在長大,想法也慢慢變多,今天開始在意自己的着裝,明天開始在意小夥伴為什麼沒跟自己一起吃午餐,再然後,偷偷觀察隔壁班的帥男孩。
陳景薇的美麗和父親對她言笑晏晏的關懷,讓舒童的心裡不太舒服。她感覺自己受到了冷落,她的父親,對另一個女孩,年紀跟她相差不多的女孩,如此溫和慈祥。
這種待遇,明明隻有她一個人享有,也隻能她一個人享有。
但這種小心思轉瞬即逝,在補課的過程中,舒童對陳景薇慢慢卸下了心防,也漸漸對這個沉穩安靜的姐姐有了一絲好感。
初一的寒假就這樣相安無事地結束了,開學後,大家都要上學,但舒華還是跟陳景薇談好,等到初一暑假,她如果有時間還能來為舒童補課。
陳景薇覺得舒華應該對自己的工作挺滿意,這段時間相處下來,也覺得這位叔叔溫和慈祥,是個好人,于是大着膽兒提出自己的需求,下次如果覺得她還不錯,能否給她長點工資,但能保密就好。
舒華看她羞澀又不好意思的模樣,心潮澎湃,恨不得給她買世界上所有美麗的衣服和首飾。
他不知道陳景薇的内心想法,原以為她隻是想瞞着家人,給自己私藏小金庫,可以買些漂亮東西。
女孩子嘛,舒華完全能夠理解。
他爽快地接受了這一要求,并和陳景薇約好,等初一暑假的時候,一定要繼續來給舒童補課。
陳景薇離開舒家時,滿心的歡喜,她一直以來暢想的事情終于開始有了眉目,回家的腳步輕盈又開心,她毫不知曉命運從不會按照自己以為的方向發展,它會分叉會繞路,甚至會斷裂。
陳景薇和張楓良(張輝)相識于高一下學期。和許多老套的故事發展一樣,漂亮優秀的陳景薇被某位吊兒郎當的男同學追求,她不堪其擾,在一次被騷擾的放學路上,她被張輝“英雄救美”,張輝長得黝黑高大也挺結實,男同學慫了,之後再也沒有騷擾過陳景薇。
張輝出身普通家庭,家裡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不愁吃不愁穿。以前他還有個姐姐,後來生病去世,之後他父母更将所有的愛,都投諸在他一人身上,尤其張輝的母親,一個脆弱又多愁善感的女人,将所有的能量和愛都傾注給張輝。所以他心智發育晚熟,到了高中時,雖然長得高大,看起來一身正氣又憨厚,但實則内心還是幼稚中二,仍對生活有着各種不現實的想象和期待。像是無法落地的飛鳥,剛要栖息時,就會被更遠處的風景所吸引。
他出手幫助陳景薇,始于自己時刻冒頭的正義之心,而當陳景薇用那雙美麗又顫抖的眼睛,向他流露出感激的目光時,他隻覺熱血沸騰,感覺自己化身為古代英勇的俠客。他中二的靈魂,在陳景薇面前,得到了綻放。
因此,他不顧陳景薇客氣的婉拒,強行護送她回家了一個月,當然,這件事沒什麼人知道。
張輝魯莽幼稚中二,成績一般,上了高中,男生疾速成長,雖然都沒有多成熟,但對幼稚也有了明确的鄙視鍊。像張輝這種又悶又二的人,大家都不樂意帶他玩,隻有一個好朋友吳博,沒事約着去網吧打遊戲,但深交也不算多。陳景薇就更不用說了,雖然班裡沒人欺負她,但也沒什麼人跟她交朋友,她殘疾的母親,她沉默不語的冷漠和孤僻,一定程度上,也讓這些人對她敬而遠之。
兩個有點孤獨的人碰在一起,開始時不牽扯任何少男少女的那種情感,他們二人都對此沒怎麼開竅,隻是一種孤獨的慰藉,像是放學的回家搭子一樣,身旁多了腳步聲的陪伴,即便一句話都沒有,可總歸心中能少一絲空落落的感覺。
一個月的放學,二人沒有交流,直到那個月最後一天,張輝将陳景薇送到她家附近,突然喊了一聲她。
“喂!”陳景薇腳步停住,她習慣了二人無聲又沉默地相伴,疑惑地回過頭望向他。
昏黃籠罩着陳景薇,她站在一大片夕陽之下,沉靜無暇的目光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透明漂浮,像鵝毛蹿入張輝的心裡,有點癢。
“我是高二五班的張楓良,以後有人再欺負你,你就來找我。”張輝感覺自己的周身都在散發金光,像聖鬥士星矢,即将迎來的夜空,會有bgm為他奏響。
陳景薇怔怔地望着他,忽而嘴角一翹,低頭笑了起來。一半是為他的真誠,一半是覺得他挺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