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他是小軍戶 > 第65章 死去的蕭世子

第65章 死去的蕭世子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公儀林把手伸到火盆上烤了下,搓着幹燥的雙手問:“這個河東王也是手掌兵權的人,他此來是單攜家眷投奔還是帶軍投誠我朝?”

公儀達道:“今日的信函中并未提及此事,蕭钰尚在試水看我大陳的态度。蕭钰手中有四萬兵馬,沿江駐守,四萬精兵幾乎是梁國的全部兵源,他的舉動無疑是梁帝蕭瑕的意思。”

公儀鸾湊近了問:“梁國退居江陵就因兄弟相殘,以前車之鑒,一國之君怎麼還敢把全部兵權交付到兄弟手中?”

公儀達雙目不見轉動,将嘴角緩慢牽動冷笑一聲:“懸在蕭氏脖子上的刀繩将斷未斷,日日都在提醒他們的處境,梁作為周國附庸之國為何還能延續至今,一是周不願做亡人之國的君主,二是梁國彈丸之地,即便舉全國之兵也湊不夠十萬人,又能掀起什麼大浪。其實在蕭钰之上還有嶽陽王蕭宸,曾經這兵器握在蕭宸手中,後因嶽陽王的世子無故失蹤,全家上下大受震動,蕭宸主動交出兵權隐居避世做了閑散王爺,兵權後才落到蕭钰手中。”

這些争到頭破血流的事見的太多,公儀林反而對蕭家失蹤的世子來了興趣:“貴為世子竟然能失蹤?這其中恐怕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吧?”

“對,争權奪利,殺人藏迹。”公儀鸾應和一聲。

公儀達道:“聽聞蕭世子走失時還是個幾歲的孩子,幾乎動用半城人力都尋不見蹤迹,嶽陽王夫婦受到打擊一蹶不振,無心再管政事,這幾年聽見關于他們的消息漸漸少了。”

公儀林怔忡一瞬,把微微發顫的手往一起叉了叉,小心翼翼問:“伯父,這世子走失是多少年前的事情?”

公儀達略想了下,深歎一口氣,像是對年老記性不佳的無奈,搖頭道:“不記得了,估計十來年吧。年紀越大越覺得時間倉促,總覺得是不久前發生的事想想都有十來年了。”

公儀林原等着他說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不想又和自己的胡思亂想暗合,但很快否定掉荒唐的想法:吳郡距江陵隔着千山萬水,再巧合他也不可能是從江陵拐來的孩子,縱使他與失蹤世子年紀相近,縱使他身上藏有一枚刻了蕭姓的黑玉章,都不能将他與千裡之外的世子聯系在一塊,他那副出衆的容貌又能說明什麼?長得好又不以貴賤區分,都是巧合罷了!

這時公儀鸾突然把書丢公儀林面前,問:“槐序,你在想什麼?”

公儀林擡起頭茫然一瞬,笑道:“突然想起一些事情。”轉而問公儀達:“蕭钰的封地緊鄰公安郡,僅攜家眷而來倒還容易安置,若真心投誠,我陳不費吹灰之力就得他封地并入公安,這恐怕必然引起周國不滿,陳、周今年一直是劍拔弩張之狀,蕭钰此舉無異于火上澆油。”

“沒錯。聖上這兩年龍體欠佳,雄心銳減,若不是北方突厥拖住周的大腿,又怎有今日短暫的安甯,蕭钰的事,聖上與我、左右仆射這些老臣還在商量之中。”

公儀鸾攢着勁慷慨激昂來一句:“儲精蓄銳與周奮力一戰,把他們攆回北方,打到它永不敢犯境。”

“哼。”公儀達歪頭怒瞪兒子一眼,斥責道:“好聽話誰都會說,你整日遊手好閑、喝酒吟詩,還能指望你保衛家國替聖上分憂?”

公儀鸾低聲辯駁道:“父親,話不能這樣說,俗話說各司其職、各就其位、各盡其能,我雖不能提刀上陣殺敵,但有雙慧眼招攬有才學人士為聖上分憂一樣是功勞,我說的對不對槐序?”

公儀林低頭哂笑:“對,五哥也是在培育人才。但陳、周不可避免的大戰,望祭酒盡可能選拔能文能武的子弟,武能定國文能安邦,不管何時都有用武之地。”

公儀達見兩小兒在面前頑劣嬉皮,指着侄子訓斥道:“你也别笑。聽說你最近又跟人比武了,輸了我倒不吃驚,就是奇怪你為何五次三番答應跟人比武,處處留下笑話。”

“伯父,我也是因為師父他們……”

“不要找借口,既然知道躲不掉為何還不勤加練習,我給你找的三位師父都是身懷絕技有功在身的人,你在他們手下調教一年不該是現在的本領。何時你和豐堯比試一場我瞧瞧。”

此言剛落音,公儀林咧嘴大笑:“伯父啊,回回比武都是此刻的情形,我要是不答應伯父又恐違逆你的意思,要是答應了,就又是一場赢不了的鬥武,笑話自然就流出去了。豐堯在伯父身邊持劍二十多載,雄壯非凡經驗老道,我怎能赢他。”

公儀達攏着手臂盯着他,沉聲道:“公儀家先祖初在晉時為官,家族曆經四國今日猶榮,但這份榮耀若不小心維持保護,很容易如冰消融在水裡。聖上已漏盡鐘鳴 ,我也老了,你父親更是早早歸鄉養病,一朝君子一朝臣,等将來太子即位,你就是公儀家離朝堂離皇帝最近的人,公儀家還要靠你們兄弟彼此相扶相撐。”

“伯父當初為何不将大哥、二哥或是五哥舉薦到太子身邊?”

公儀鸾漫不經心道:“太子不容人。他的脾性我想你比誰都清楚,向來厭惡世家大族間盤根錯節的關系,身邊除了不得不留下的幾個人,其餘皆是他親自從寒門挑選出的,身邊的親信也是他一點一點培養出來的,所以你突然闖入他築起的堡壘之内時才會遭他半年的罪。”

這個公儀林從第一天進東宮就體會到了,但他一直忍耐到太子對其改觀。

“你的幾位堂兄,包括你自己的親兄弟都在外做官,無力觸及朝堂,等我也歸鄉養老時,這裡就隻有你和鸾兒兩人,公儀家終究是要走下坡路了。”公儀達殷切地凝視侄兒的眼睛:“這條路,看你能走多寬多遠。”

公儀林垂眸虛心聆聽伯父的“肺腑之言”,心裡嘀嘀咕咕的卻是另一個可能:“靠我?萬一我沒有後嗣子孫,這條路我還走不走,為誰走,走給誰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