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我在八零靠輕工成大款 > 第47章 有些好感

第47章 有些好感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師傅不藏私,優生不自私,團結一緻、互幫互助,難怪工作起來效率高。

彭城又去隔壁一号車間看了看,賴鑫也開了一個班。不過看起來仍然不是一個整體,12個人按照師傅的不同,泾渭分明地分成三組。

賴鑫等三個師傅看似是輪流上去講要點、分享經驗,但是輔導制作的時候,三個師傅明顯對自己的徒弟更好。敞亮講話的時候少,竊竊私語的時候多。

彭城隻能歎氣,這樣固步自封,怎麼進步。等半年考核,就能看出問題來了。

3月的第一天,26個年輕工匠重新聚在一起,整齊坐在一号車間的中間場地。李長生、陸開明等老師傅們坐在前台。

彭城看着一張張年輕的臉,似乎看到了半年前他們入廠考核的樣子。

那個時候雖然是因為陸青予挑起的公平競争,其實作為一個單位的負責人,是樂見其成的。

這場比賽後留下來的年輕人,比以往自己推薦、或者親友介紹的學徒質量明顯高了很多。

但是半年過去,徒弟間的差别還是出來了,可以開始篩選淘汰了。不适合做工匠的年輕人,可以考慮去銅胎房、鍋爐房、庫房、門衛做工。

和第一次進工坊的比賽一樣,這次還是做銅盤,隻不過是六寸餐盤。銅絲還是0.5毫米,要不很多人可以原地發瘋。

彭城笑着對大家說:“今天的考核和上次的形式一樣,隻是給大家增加了點難度。”

陸青予捧着銅胎的盤子犯嘀咕,你這盤子從3寸直徑變成了6寸,面積增加了三倍,難度可不止增加三倍吧。

大多數人做了半年工,已經熟悉流程了,紛紛抱怨起來。

“這次不讓大家自由發揮了,就照着圖紙放大制作和配色吧!”彭城讓工友分發下去了一張小圖樣稿。

正方形的小圖稿大約6厘米,中間畫着圓,圓形中是梅花卷草紋。

梅花是六瓣的,卷草是密集的。圖案裡的線條層疊交叉,掐絲工藝難度高。線條間的空間狹小,點藍填色困難。

陸青予拿着圖紙看周圍,黃玉琴、鄧思詩也在撓着腦袋。

章同在旁邊自言自語:“能做出來就已經很難了,做得一模一樣更難。”

殷麗在下面嘀嘀咕咕:“我連第一步放大圖紙都不會,直接讓我去鍋爐房燒炭算了。”

議論聲太大,彭城喊了兩三次,大家才安靜下來:

“我們這次比賽的作品,也是我們要上交的訂單,圖樣是客戶選的。請大家好好完成,時間就給大家三天吧!

三天後,我們将邀請李師傅、陸師傅,還有陶瓷廠的譚淳大師、博物館的張研林一起當評委。

同時,我把這次比賽作為工坊一年一度的職工技能大賽上報給了輕工局和文化館,這幾天他們也會派人來看情況和采訪的。”

陸青予對輕工局不敏感,對文化館很敏感,她下意識覺得蘇遠宸有可能會來逛逛。

他已經有好幾個月沒有踏足過天和琺琅工坊了,陸青予突然有點發慌。看了看自己的衣服,才想起這件衣服已經穿了好多天了,袖子口都有油漬了。

“你有袖套嗎?”陸青予問鄧思詩。

鄧思詩沒有深究,給她拿了一套新的。

彭城說完後就離開了,賴鑫留下來繼續監督,其他工匠去二号車間繼續完成自己的工作。李長生和陸開明互相看了一眼,坐下沒動彈。

徒弟們自然而然分成了兩個方陣,方陣中分成了好幾個小組。

完成這次作品有三個難點,一個是放大圖紙、一個是掐絲鑲嵌、一個是點藍配色。

所有年輕人進工坊做得最多的就是掐絲鑲嵌和點藍燒藍。其中掐絲不僅考驗人的力度和精巧,還考驗細心和耐心。點藍考的是精确性,配色考驗的是對顔色的想象。

這些工藝日積月累下來,大家大差不差。沒有特别好的,沒有特别差的。

但是放大圖紙卻考倒了很多人。

至少于方林和張少堅很少教大家圖紙的繪畫和制作,日常大家都是對照現成的圖紙,直接進行制作的。

李長生對幾個師傅肚子裡有多少墨水很清楚,能教的東西也心知肚明。

在于方林張少堅的徒弟們一籌莫展,抓狂煩惱的時候。自己一号車間的徒孫們已經開始拿起筆,有條不紊地進行放大繪畫了。

這就對了,拼手藝拼不過,就比畫技吧。畫技畢竟是景泰藍制作的第一道工序,也是第一道關卡。

于方林從沒教過畫技,怎麼可能赢得了?放大圖案的方法隻有自己人知道。李長生笑了,背着手哼着歌悠閑地離開了。

陸開明轉了一圈,一号車間的徒弟們畫工明顯快一些,特别是曾來,看一眼就能差不離地直接放大繪畫。

二号車間的徒弟們就陸青予、鄧思詩擅長繪畫,她們兩人已經開始徒手放大了。

殷麗挨着陸青予,平時的大佬姐們兒現在期期艾艾的:“青予好妹妹,陸小師傅,幫幫忙呗。”

還有幾個男學徒也在抓耳撓腮,陸偉不得不放下架子:“堂妹,有沒有什麼簡便上手的好辦法?”

陸青予自己擅長繪畫,看一眼就能大緻地臨摹出來。但是繪畫的藝術作品和用作掐絲畫的圖紙是不一樣的。

設計圖紙講究的是創意靈感;描摹圖紙、放大圖紙講究的是精确。自己能依靠繪畫能力做到精确,這些人都不能。

陸青予坐起來望着對面一号車間的徒弟們,他們在熱火朝天地幹着,看起來确實不是第一次接觸放大圖紙的方法。

手中的小圖樣稿巴掌大小,油墨不均,紙比較薄,半透明。

有複印機就好了,能直接轉換放大,想要多少倍就多少倍。可惜這個時候的複印機還沒有進入中國市場。

有了!陸青予想起複印機的工作原理,笑了笑,她讓章同去找一個手電筒、夾子、繩子和木條,讓陸偉去找磚頭、書、畫架和光滑木闆。

幾個姑娘好奇地看着她把闆凳放倒,闆凳的靠背的空隙放上木條,再把小樣稿夾了上去。

正對樣稿的地上,擺放了幾塊磚頭和光滑木闆,再放上和圓盤一比一的白紙。

另外一邊把手電筒綁在木頭上,木頭綁在畫架上。

陸開明見她爬上爬下,好像做了個什麼裝置,好奇地走過來抄手看着。

陸青予布置好後,拍拍雙手和膝蓋,對着章同說:“打開手電筒。”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