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笙第二日起床發現家裡一如既往沒什麼人,除了木築兄弟倆仍坐在廊下刻竹笛。兄弟倆現在技術愈發娴熟,那速度比他爺和他爹他們已經快上不少,俨然是家裡做笛子的主力軍。
木笙吃了飯,跟兩個哥哥打了招呼後就往陳家去。路過河邊時木阿奶趕着一群鴨子鵝在水裡捉魚吃蝦。春天木笙和木老爹他們一起去逮的鴨鵝這會兒已經長了半大,退去毛茸茸的黃毛,身上逐漸長出屬于鴨子的灰羽和鵝的白羽。
“阿奶~”
木笙離得老遠就朝木阿奶招手,待跑到近前,才發現木籍跟木笛也跟着一起,兩小隻正在一邊的草叢捉蛐蛐呢!
“哎!你要去你陳阿爺家不?”
木阿奶看着逐漸長成人的大孫女,眼裡都是慈愛滿滿的笑。
“阿奶,咱家的鴨子和鵝都長這麼大了!”
木笙驚歎的指着河邊說。
“可不是,現在這水裡的魚蝦多,天天把它們趕出來這麼溜兩圈,那可不跟吹氣了似的長。”
木阿奶看着河裡的這群小家夥,跟看着群寶貝似的。今年逮了這麼多隻雞鴨鵝,等都喂出來了,到年底自家可就不缺肉吃咯!
木籍跟木笛看到姐姐來了,紛紛拉着木笙要一起玩。被木笙三言兩語哄着,說姐姐要去掙銀子給他們買糖吃才作罷。
跟木阿奶打了招呼,木笙就往陳家跑。
昨兒理貨晚了點,今兒就起晚了。等木笙到陳家小院的時候,陳黎早就帶着一群小夥伴在編織。地上已經堆了不少的成品,衆小夥伴見木笙過來,齊刷刷擡起頭跟木笙打招呼,看得木笙一陣臉熱。
自己實在是太晚啦!!
“咳!大家好,都編了有一會了吧,要是累了可以喝點水歇會兒再編。”
木笙隻尴尬了一瞬,很快轉變過來,自然的笑着說道,并用手往一旁小桌子上的水罐子一指。
這壺水是陳黎一早起來準備的,一開始隻有個小茶壺,供陳老爹還有他和木笙喝。後來小院裡來的人多,陳黎幹脆每日早起就燒一大鍋水,盛到罐子裡,涼下來了能夠大家喝上一天。
“木笙姐,咱們不累!”
大妞說完,低頭看看手裡正在編的貓耳朵扇子,猶豫了幾下,鼓起勇氣問木笙:
“木笙姐,咱們這個扇子編完了,還有要我們編的嗎?”
木笙走到一邊坐下,拿起幾根竹絲就準備編手拎包。聽到大妞的話,正想回答沒有。哪想到擡起頭一看,十幾雙帶着渴望與怯意的眼睛望着自己,那兩個字怎麼也說不出口了。
可是也不能說還要編,畢竟手裡這些貨,木笙也不能确保都能賣出去。雖然她做了萬全的準備,甚至營銷的法子也想了好幾種。可是她畢竟在這個時代生活的時間太短了,還不夠了解這裡。木笙其實心裡沒底!
唔~木笙想了想,緩緩說道:
“暫時不需要編了。等咱們這些天編的這些我都賣出去了,我肯定還會找人編的,到時候我肯定優先考慮讓你們編!”
“真的嗎?木笙姐,那咱們可說好了。你也知道,我們編的又快又好!”
“對對對!木笙姐,你要是人手不夠,我還能給你再叫些人來!我們回去給鐵牛他們看了你給的銀子,他們都羨慕壞了,都吵着也要來編呢!”
大妞和二柱接連說道。他們這十幾個人現在每天窩在陳家編東西,每天都有幾文十幾文的銀錢。他們把這銀子往回一拿,别說村裡其他小夥伴了,就是家裡的爺奶叔伯,誰不說他們出息了?連他們爹娘,在他們出門來陳家的時候,也一再叮囑過來要好好幹活,不能偷懶!廢話,他們才不偷懶呢,他們現在隻恨不得能多長幾雙手!
可眼看着陳家院裡的竹絲越用越少,木笙和陳黎也不再處理新的竹絲。且從兩人時不時的隻言片語中,小夥伴們都知道他們怕是快“失業”了,一時都有些人心惶惶,畢竟誰也舍不得現在這份“事業”。
現在聽到木笙的保證,一群人才放下心來。這下好了,“鐵飯碗”保住了。至于木笙姐說的什麼等賣出去,有需要什麼的,一群人誰也沒放在心上。
畢竟在這群小夥伴們的心裡,木笙能想出來這麼多奇特精緻有實用的東西,還能教他們編出來,誰也不懷疑木笙的本事。
對于衆人的信任,木笙一時有些無奈,可更多是被信任的辛福感。
陳家小院的生活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端午節前一天。
木笙前兩日就已經将本次要賣的貨物托木老爹給運到了鎮上,存放在鋪子的二樓。
木笙整整備了三十隻攢盒,三十六隻手拎包,以及一百二十把款式不同的扇子,另有樣式新巧的艾葉香囊一大筐。
這些貨,若不是這幾天木老爹他們為了籌備鋪子開張見天兒往鎮上跑,可不知道怎麼給她帶去呢!
木笙也知道他爺和伯伯們都辛苦了,一早就厚臉皮的許諾,等掙了銀子,給大夥兒買羊肉餅子吃!
然而一家人竟沒一個笑話她的,此時都等着那羊肉餅子送到嘴裡了。
說來他們的自信不是因為别的,也不是對自家孫女/侄女的盲目疼愛。而是在他們看了那些竹器充滿了巧思的設計,再經木笙加了話術的介紹後。别說,他們也想買!
因為明日鋪子裡的事多,所以今兒木家人就準備過去一些人,今晚就在鋪子裡住下。
倒也不止今晚,往後去鋪子裡值守的人最起碼要有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