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暑假很忙。
沈青時的美術、鋼琴、舞蹈、外語的課程依然繼續,她沒有感到吃力,時間上也可以規劃的很合理,所以暫時不打算停下前進的腳步,期間也不耽誤做翻譯賺錢,雖然會累,卻幹勁十足。
姜芳要負責三家店和張寨宅基地的裝修收尾工作,沈東帶着中考結束的沈南和小升初的弟弟沈北搞超市的進貨鋪貨。
這間超市,沈東全權負責。展架怎麼擺放,上哪些貨品,如何和廠家溝通鋪貨,還有定價,經營範圍都是他來做決定。家裡人最多出力幫忙,不參與他的抉擇。
說白了,就是讓他自己試手鍛煉。
賠了,是經驗,大不了及時止損,家裡賠得起。賺了,也是經驗,如果真的可以發展為連鎖超市,那這就是一份事業。
姜芳剛開始什麼都想插手管一管,主要是不放心,把長子當孩子,怕他吃虧,怕他不會跟人談事,怕他被人欺負被人騙,總感覺有個大人在身邊踏實,人情世故什麼的小孩兒不懂,就想手把手的帶着他。
但旁觀者清,沈青時看得出大哥有自己的想法和經營理念,他跟媽媽在認知上存在明顯偏差。
比如大哥想在店裡裝監控,引進收銀軟件。
現在監控很貴,軟件不便宜,電腦也很貴,她媽就舍不得。但這些在沈青時看來,是不可或缺的。畢竟超市遲早要交給别人打理,他們要上學,要負責其他的事情,不可能一直守在店裡,有了這些設備,就可以避免很多管理上的漏洞。
媽媽不理解,因為目前‘超市’還屬于新興産業,小賣部随處可見,到小賣部買東西,你要什麼,老闆直接拿給你,這就大大減少了‘偷’的問題,可超市是客人自主選購,沒有監控的話,‘偷’就可能屢見不鮮。
還比如大哥想在店裡上菜和水果,媽媽覺得人家都去菜場買新鮮的,店裡賣這個肯定賠錢。
這就是經營理念的不同,也是年齡上的代溝。
沈青時私下找她媽做了思想工作,又找對門的顧媽媽幫忙勸導,才避免了長此以往可能帶來的矛盾升級。
現在娘幾個各有各的分工,誰也不幹涉誰,挺好的。
八月初,超市終于開業。敲鑼打鼓加鞭炮花籃秀一波,這就吸引了關注,加上超市是新東西,很多人就好奇,好奇了就會想進去轉轉。看到這種明碼标價,想買什麼随手拿,也不用問老闆,也不用麻煩别人,東西還這麼齊全,第一天的營業額利潤就秒了家裡的三家串串店總收入。
姜芳:“……”
“開超市這麼掙錢啊?!”她表示很震驚。
沈東比較理智,“今天是開業第一天生意當然好,後面慢慢的應該就會降下來。”
姜芳:“那不會,現在放暑假,學生都不在,等開學賺的錢隻會多不會少。”
沈東将今天收到的錢分類整理好,記好賬,然後從中抽出一千塊,給沈南二百,沈北二百,沈青時二百,剩下的四百都給媽。
他對弟弟妹妹說,“這些天你們三個辛苦了,這是報酬,以後還幫忙的話,都有工資拿。媽是長輩,拿大頭。”
姜芳樂得不行,“哎呦,還給工資呢!”她把錢還回去,“你這剛開業,别傻大方,我可不缺你這點錢。”
沈東堅持,“媽,收下吧,你不收,我弟我妹哪好意思收。再說親兄弟明算賬,他們都幫忙出力了,幹活就有錢拿,這是應當應分的。”
沈北:“媽,要不你請我們去吃夜市吧,我好久沒吃羊肉串了!”
沈青時舉雙手贊成,“是呀媽,你拿的工資比我們多,你請客!”
姜芳被逗的哈哈哈,感覺自打離婚後,孩子們越來越争氣,日子也越來越好了。
*
時間一晃而過,沈青時要高考了。
今天是到校的最後一天,後面一周可以在家複習。
姜芳開車接得她。
沒錯,姜芳的駕照去年順利拿到,家裡買了第一輛小轎車。年末放寒假,沈東也考了駕照,為了進貨方便,又添了一輛面包車。
書一摞一摞的放到後車座,還有從寝室搬出的被子褥子枕頭之類的,沈青時呼出口氣,“終于快解放啦!”
姜芳:“你這還沒考呢,可不許松懈。剩下這幾天家裡什麼都不讓你幹,好好複習,好好鞏固知識,争取給媽拿個省狀元回來!”
沈青時:“……”
家裡已經做好飯,岑阿姨這兩年胖了一些,人富态了,就沒那麼顯老了。
“青青,我特意做了你愛吃的油焖大蝦,去洗洗手,快來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