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兒,怎麼樣?摔傷哪了?”
顧大伯連忙放下擔子,查看顧彥清的傷勢,顧三叔更是準備帶他回家找郎中看看。
“大伯,三叔,我沒事。大冬天穿得厚實,皮都沒蹭破。”顧彥清慌忙按住大伯要脫自己褲子查看傷勢的打算,恨不得一蹦三尺高的驗證自己沒事。
正好這時候月亮露面了,顧大伯接着月光仔仔細細的把侄子檢查了一遍,确定除了衣服上帶點土再沒什麼大礙才松口氣。
“這會兒離家不算太遠,要不讓三叔先送你回家。”
顧彥清再三保證自己一定會小心,這才打消了顧三叔的想法。
但兩個大人也在心裡決定後面的路走慢點,遲去一會,少賺點錢也比讓侄子再摔一跤強。
趁大伯三叔挑擔子的功夫,顧彥清拒絕了二姐三姐要把自己抱起來的提議,拍了拍手上和衣服上的土,然後孩子氣的踩了兩腳絆倒自己的硬物。
在溫柔的月光下,硬物折射出柔和的光芒,顧彥清瞪大眼睛。
好像是個玉佩。
顧彥清在貨郎那裡見過玉佩,還沒他手掌大的玉佩就要五兩銀子,這個玉佩和他手掌差不多大,起碼得十兩銀子吧?
秋丫在不遠處催促顧彥清,他隻來得及将玉佩從土裡挖出來塞進懷裡,然後匆匆跟上去。
一時間也沒工夫給大伯他們說玉佩的事。
之後的路程大家速度降了不少,再加上天色逐漸變亮,再沒出現變故,一行人順順當當的走到了目的地。
準确的說顧彥清是被三叔抱着才順順當當的走到目的地。
顧彥清也不複出發前的豪言壯語,整個人跟腌過的白菜一樣,他可算是知道三姐為什麼嘲笑自己了。
誰能想到他們卯時就出發,一直快到巳時才到石山,足足走了兩個時辰。
顧彥清腳底都磨出泡了還不好意思喊累,要不是夏丫眼尖看到他走路有點瘸,估計還沒人發現。
“你說說你逞什麼能,要不是二姐發現,你是不是還要等水泡踩破了才吭聲?”夏丫一邊給顧彥清上着草藥一邊不客氣的數落道。
顧彥清知道自己錯了,乖乖挨訓。
“行了,你就在這坐着,我去前面幫忙了,餓了渴了想幹其他事就喊我。”夏丫用一塊幹淨的布把草藥包裹住,然後指了指不遠處的攤位對顧彥清說道。
這會已經快到了晌飯時間,那些服徭役的百姓還沒結束勞作,來用飯的是一些兵卒,他們熟練的要一份豆腐腦,然後在隔壁攤位拿三四個燒餅泡進去,随意找個地方幾口就吃完了。
顧彥清粗略的将四周打量了一下,發現這裡的攤位不少,除了他們家的豆腐腦攤子和隔壁的燒餅攤,還有賣面食賣肉餅等好幾種吃食的攤位,其中面食攤位前的人最多,一碗隻需要五文錢,不夠還可以免費加面,在這裡服徭役的百姓出來吃飯首選就是這家。
賣面食的是一對上年紀的老夫妻,非常和藹,顧彥清腳上的草藥還是對方給的。他們有個獨子被征到石山服徭役,夫妻倆沒怎麼商量就來這邊支起了這個小攤子,賺不賺錢都無所謂主要是能離自己兒子近一點,結果沒想到做出來的陽春面還挺受歡迎。
唯一的缺點是老兩口速度太慢,有時候等半個時辰都吃不上,來遲的人都去吃其他飯,老夫妻倆也不阻攔,所以他們在這裡人緣還挺好。
“哎,那邊的小孩,去給我盛碗面湯。”一個兵卒不客氣的對顧彥清喊道。
秋丫見了第一時間過來幫對方盛面湯,沒想到對方直接潑了碗裡的面湯,一臉蠻橫:“我讓你盛了嗎?你是不是耳朵聾了?”
前面這句是對秋丫說的,後面這句是沖顧彥清喊的。
顧彥清輕輕對着三姐搖頭,然後一瘸一拐的接過碗去盛面湯。
走了好幾米遠顧彥清還能聽到身後肆無忌憚的嘲笑聲:“我說十七,你現在可真是出息了,連個瘸子都欺負。”
被稱作十七的兵卒罵罵咧咧:“娘的真是晦氣,我怎麼知道他是個瘸子。”
顧彥清将湯碗端過去,對方揮手讓他趕緊滾,态度非常不耐煩。
顧彥清面色如常的離開,看似是找了個不遠不近的地方蹲下看起了螞蟻,實際上一直在留意這兩個兵卒的動靜。
他剛剛就注意到這兩個人了,雖然穿着打扮和普通兵卒沒什麼區别,但顧彥清自從遇到幹娘,感官敏銳了許多,隔着好幾米遠都能聞到一股濃郁的、揮之不去的血腥氣,比他們鎮豬肉店的血腥氣還要大。
沒等多久,顧彥清就聽到兩人壓低聲音争吵起來。
聲音壓得特别低,要不是顧彥清感官比常人要敏銳好幾倍隻怕也隻能看着兩人嘴唇動了,饒是這樣他偷聽得内容也是斷斷續續的。
“……死了……玉佩……”
顧彥清嚯得擡頭,手用力壓住砰砰直跳的心,然後若無其事的繼續看螞蟻。他不能有大動作,以免引起那兩人的懷疑。
不知道蹲了多久,顧彥清腿都要麻了,那兩個兵卒終于離開了。
顧彥清隔着衣服摸了下懷裡的玉佩,還是下定決心先不告訴别人,不管這玉佩是不是他們要找的東西,保險起見還是先留在這裡吧。
想到這顧彥清開始呼喚自己的幹娘:“幹娘,你可以幫我保管這個玉佩嗎?”
正在另一個時空打工的系統忙裡偷閑的過來看了一眼,然後爽快開口:“可以,但你每年要支付十個學習積分作為保管費。”
系統自己是有随身空間的,雖然隻有十平方大小,但它除了在現代買一些宿主以後可能會用到的物品之外,并沒有放其他的東西,所以空地方挺大,放一個玉佩根本不是問題。
收宿主的學習點數也隻是為了不然他養成有問題就找自己的惰性思想。
顧彥清點頭同意的刹那,便感覺到自己懷裡的硬物消失不見。他長出了口氣,整個身體都放松下來。
随後便把這件事暫時放在一邊了,玉佩有幹娘保管,誰都找不到。
他們家豆腐腦的攤前排了不少人,顧大伯他們都忙的腳不沾地。夏丫作為顧家最有廚藝天賦的孩子,在給豆腐腦調汁。顧大伯負責盛豆腐腦,顧三叔收錢,秋丫幫忙端飯,每個人都分工明确。
顧彥清幫着秋丫端飯,這會吃飯的都是普通百姓,态度不能說很好,但也比那些兵卒要好,有些看到是小孩給自己端飯還會搭把手,沒一會兒準備的兩大桶豆腐腦就賣光了,比平時收攤還要提早半個時辰。
回去的路上,顧大伯一個人就能扛着兩個木桶,顧三叔抱着顧彥清,一個時辰就到家了,正好在村口和去鎮上賣吃食的顧爹他們遇上。
“二弟二弟妹,今日怎麼收攤這麼早?”顧大伯看到弟弟一愣,忍不住問道,這可比平日早歸家了一個時辰。
顧爹一臉喜色:“大哥,先回家。”
顧大伯看了看周圍伸長耳朵想偷聽的村裡人,反應過來:“是是是,有什麼事回家再說。”
“豆皮全賣光了?”顧老婆子有些驚詫的問道。
豆皮的定價可不算低。
一斤黃豆能做三斤豆腐,相當于一闆,也就是說能賣三十文。
一斤黃豆煮出來的豆漿能做十張豆皮,一張五文錢,能賣五十文錢。
隻有豆竹一斤黃豆隻能做出來三四兩,所以定價稍微高一點,一張賣二十文,今天剛開始賣沒有賣完在意料之中。
但豆皮賣完就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了。
“是啊,這還多虧了二丫頭早上做的那份涼拌豆皮,滋味好的不得了,大家都搶着買。”顧有糧摸了摸腦袋憨笑着說道。
顧大伯娘眼熱豆皮賣的價高,出主意道。“爹,娘。咱們以後可以多做點豆皮,比做豆腐劃算的多,豆竹價格高也沒什麼人買,還是少做點,省得賣不完放壞了。”
顧老婆子看了看沒賣出去多少的豆竹,有些遲疑:“那就……”
沒等說完顧老婆子話說完,顧彥清就打斷道:“奶,豆皮可以多做,但豆竹也不能少。現在天氣已經涼下來了,豆竹曬幹起碼能放一個月,不怕放壞。”
“一個月之内,咱家的豆竹一定能賣出去。”
豆竹和豆皮都是顧彥清指點着做出來的,所以大家對他都是完全的信任,也就是多煮兩鍋豆漿的事。
退一步說就算賣不出去自個家裡也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