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安趕緊輕拍了下言秦氏的胳膊,向她搖了搖頭示意這不合适,不應該說那話的。
聽到梁舒的拒絕,這言秦氏不免有些失望,但被丈夫一提醒,也很快意識到奶茶可能是這小哥兒想要安身立命的本錢,不想賣自然是很合理的。
想到自己剛才的話,她趕緊跟梁舒道歉:“舒哥兒,你别介意啊,我就是跟着我爹做生意習慣了,看到什麼新奇的東西就想着能不能自己去賣。剛才就是習慣性說的,實在是抱歉。”
梁舒也沒放在心上,商人嘛,有這種想法挺正常,他擺擺手跟對方說沒關系,這也不是什麼大事,就當沒發生好了。
李芳怕氣氛尴尬,轉移話題問起梁舒來:“舒哥兒,那你用這個奶茶去做小買賣的話,應該是還需要不少那個木薯吧?”
“是啊大伯娘,我今天也是想跟大哥二哥商量一下,看他們能不能幫我多買些回來,畢竟咱們這裡也種不活這個。”
言之安正為自己妻子剛才的話尴尬呢,一聽梁舒這麼說,立馬表态,說他這次去一定給梁舒帶很多木薯回來,保證他夠用。
梁舒讓他先别着急,大家得先算算買木薯的賬。
他順手在院子裡的柴火堆找了根小木棍,就在地上劃拉起來。
“大哥二哥,你們去廣安府買木薯的話,一斤木薯要多少錢?”
“兩斤一文錢,要的多還能便宜。”
“那好,我們就先按兩斤一文來算。兩斤木薯能出四兩粉,就是說一文錢四兩粉。”
“而這四兩粉,做出來的珍珠大概就是剛才我做的那些,剛夠我們這一群人每人分一點的。那這樣一算,十個人就要用到兩斤木薯,一個人就是二兩。”
梁舒又在心裡接着盤算,他想着這奶茶肯定不能賣的太便宜,畢竟紅糖白糖還有茶和奶都不是便宜東西。價錢高自然走的量少,一天能賣個五十杯就不錯了。
總的成本他回去再跟言之舟仔細算算,跟言之安他們就算清楚木薯的賬就行。
然後他接着往下說,“大哥二哥,你們要是去買木薯,就得買很多,我暫時估計一天大概能賣到五十杯,那加起來一天就要消耗十斤多的木薯。”
“而且木薯的收獲期就是這兩個月,其他時候也不成熟,我們一次就得備好一年的量。”
“所以,一年大概是要消耗三千斤的木薯,也就是,要買一兩半銀子的。”
随着他最後一筆劃拉完,大家都有些沉默,這價錢是不高,但是三千斤的木薯,從南方運過來可不是個輕松的事兒。
言之舟見别人都不說話,隻好自己開這個口:“舒哥兒,三千多斤的木薯,大哥他們要怎麼運回來呢?”
梁舒大聲道:“所以說!我們不能單純運木薯,那樣運輸成本太高了,咱們要智取!輕松地把需要的東西運回來就好了。”
言之和問他:“怎麼個智取法?”
言之舟總算是反應過來了,無奈地看着梁舒撇了撇嘴,這哥兒淨捉弄人,直說不就好了,非要算這麼大一筆賬,給他都吓一跳。
梁舒沖他嘿嘿一笑,這才向大家解釋道:“既然咱們沒辦法把那麼重的木薯運回來,那幹脆就在廣安府那邊加工一下,把咱們需要的東西做好帶過來不就行了嗎?這樣不就輕松多了。”
村長一家人還沒弄清楚梁舒這是什麼意思,但劉梅花和言青山明白了,畢竟他們是跟着梁舒一起做珍珠的,自然知道是怎麼個智取法,兩人對視一眼,都覺得這哥兒是真聰明。
“其實做這個珍珠,用到的東西就是木薯澱粉,澱粉大家應該都知道怎麼弄吧?
那就直接在廣安府把木薯澱粉弄出來再運,一斤木薯出二兩粉,那咱們這三千斤木薯不就變成六百斤澱粉了嗎?堂哥你們若是能帶,最好帶雙倍的過來,以免不夠用。”
這下大家都明白了,取個澱粉而已,這一點也不難。澱粉還比木薯占的地方小多了,一輛闆車就能運很多,不必害怕運輸的問題。
穩妥起見,言之安還是大概說了一遍取澱粉的方法,讓梁舒聽聽對不對,萬一有問題可就不好了。
确認過方法後,梁舒想起南方天氣不比北方幹燥,又多提醒了一句。
“大哥二哥,雖然澱粉取起來不難,但我有點怕南方空氣潮濕,很難曬幹。如果遇上天氣不好,若曬不幹的話還要麻煩你們請人用低溫烘一烘,否則濕澱粉容易壞,帶回來也用不了。”
言家兩兄弟自是應下。
至于費用問題,大家商量過了,具體木薯價錢能談到多少、取澱粉的工費如何、運輸的花銷多少,這些都等要言之安他們去了再算,回來之後梁舒一起付錢。
這樣一來,木薯的貨源總算是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