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拉拉為中國女隊頒發金牌後,童桐直起身,居高臨下地看着這位加拿大人。
盡管滿嘴說着:“絕對不是為了抑制中國隊”,但他的行為卻并不一緻。
這位1999年當選的乒聯主席,以一己之力将小球改大,将21分改為11,如今又将奧運改瘦。
童桐淡淡勾唇,用英語低聲說:“怎麼總是我們,對吧?”
老人緩慢地眨了眨眼,像是将這句話消化了一會,才慢吞吞地笑了笑,離開頒獎台。
童桐裝作什麼都沒發生的樣子,一手一個拉住薛晴和劉雯,在薛晴低聲質問“和國際乒聯主席都敢胡說?”時,還膽大包天地回了一句:
“你又沒聽懂。”
于是慘遭薛師姐狠狠捏手。
正哭得抽抽搭搭的劉雯根本沒注意到兩人的互動,隻是被童桐拉着手,在觀衆爆發的歡呼聲中,高舉雙臂!
“我們是冠軍!!”
童桐站在中間,瘦瘦高高的一隻拉起兩側的同伴,因為惡趣味地将手舉的太高,導緻一米六幾的薛晴和劉雯都不得不踮起腳來。
熱血又搞笑的一幕永遠留在國乒曆史上。
她們是打破女乒曆史的傳奇,是絕地逢生的奇迹,是不可抵擋的新生代。
而年僅14歲的童桐,這是其中最為矚目的新星。
從領獎台上下來,血液中流淌的興奮戰意總算消退,冷靜下來的童桐有些沮喪地低頭。
好餓。
一會還有看男隊的比賽,也不知道來不來得及吃飯。
跟在隊長身後亦步亦趨,耷拉着腦袋的天才少女沒注意到眼前人突然停住了腳步。
在記者鏡頭中,最有價值的采訪對象就這麼撞到了女隊隊長身上。
将本就肩膀受傷的薛晴裝了個踉跄。
始作俑者還遲鈍的眨巴眼睛時,偏偏無條件寵小孩的人根本不在意,反而揉了揉童桐的腦門。
“撞疼了嗎?怎麼不看路?”
薛晴不放心地将小孩手拉在沒受傷的手裡,怕她迷迷糊糊的摔了。
童桐癟嘴,一聲“餓”還沒發出聲,就被激動的記者打斷。
“方便接受下采訪嗎!我們是搜狐體育!”
薛晴自然點點頭,拉着不情不願的小孩上前。
鏡頭跟随着兩人交握的手移動。
在薛晴回答常規賽事問題時,童桐無聊地目光掃了一圈,終于在胖胖的攝影師背包拉鍊處露出的薯片包裝處停下。
盡職盡責的攝影師是在采訪即将結束時,才注意到國乒新星已經盯着自家薯片好久了。
可能因為孩子眼神太炙熱,也可能是為了恭喜奪冠,攝影師在關閉鏡頭後,從包裡掏出薯片遞了過去。
黑黑壯壯的攝影師突如其來的好意,讓滿腦子都是餓的童桐深受感動。
并立刻掏包,試圖找到回禮。
在摸不到任何一顆簽名球後,童桐心虛的掏出一整套未發售的新系列盲盒遞過去。
“跟你換。”
驚得攝影師連連擺手。
這套盲盒在乒乓球圈子裡還是很火的,因為隻能在京市才能買到,甚至有外國記者朋友托他代購。
畢竟一整套盲盒在國外,已經被炒到了10倍以上的價格。
眼前這些一看就是未發售的新品,流通到市面上會值多少錢,攝影師想都不敢想。
連忙擺手拒絕。
不善言辭的黑壯北方漢子也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這孩子怎麼就把這麼貴的東西随手送人了?
因為是系統生産,一整套盲盒對童桐來說,價值還比不上一包薯片,用來換攝影師唯一一包薯片,童桐甚至還會心虛。
因為實在沒有其他東西可給,童桐又實在太餓,她在薛晴無奈的目光中,換了就跑。
那速度,堪比救球沖刺。
懵掉的攝影師抱着滿懷的盲盒,遭到了所有同行嫉妒的紅眼。
看看别人家的運動員,還會送攝影師禮物!而且還是盲盒!是我女兒/兒子想要好久的盲盒!
其他國家運動員:今天的攝影師眼神都好兇?
因為饑餓的小孩表現實在丢人,團隊一緻決定放過她,讓人直接跳過采訪區去吃飯。
偷溜的童桐瞬間快樂。
可憐還在采訪區苦苦等人的記者們,等到男隊比賽開始,都沒看到決賽MVP的身影。
男隊決賽開始前,在薛晴以為小孩迷路的時候,童桐終于摟着石原佳純出現。
小個子的可愛女孩紅着臉,乖巧聽話地就被帶到了國乒圈子裡。
坐下後,石原佳純才意識到不對。
“啊!我、我要不還是回去吧。”小姑娘被鏡頭掃到時,臉紅得要冒煙。
因為日本男隊已經确定了季軍位置,女隊成員并沒有全部到場觀賽,像是原上愛這種人氣球星就已經有了其他行程需要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