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檸月 > 第19章 十九章:挖心

第19章 十九章:挖心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我送你。”時孟站起身,令自個的兩個女婢開路,一路送到門外,瞧着晚檸上車,這才轉身回府。話說那晚檸回了府,原算着日頭想回請時孟番,偏遇上件事,這事說好又壞,說壞又好。

一日,刑部尚書周間周尚書來了京兆府,他坐于花廳,撫三寸長須,“蘇府尹,我這有樁大案,襄州襄陽縣死了六人,皆是被割喉挖心,死相凄慘。底下州府實是破不了,便上報刑部,偏刑部有件聖上親口交代的案子,暫雖不宜透露,卻是騰不開手,不知蘇府尹可願一接。”

京兆府隻管京都及其轄下二十三縣,其餘州府若有嫌犯問斬,或有懸案未破,需得上報于刑部所曉。管轄之大可想而知,因而刑部人手多有不足,常年有舊案未破,若案件緊急亦或會移交大理寺、京兆府之類官署。

今兒周尚書選了京兆府,無疑不是想送蘇離個順水人情。蘇離受寵衆人皆知,不僅弱冠之年高居三品大員,聖上又把整個京畿道名下六州五十四縣全劃于京兆府麾下,引得朝野震動,數位谏官連勸誡了一月有餘,素來善于納谏的聖上竟堅持不改。自此之後,衆人明了蘇離聖眷濃厚,不輕易得罪。烈火烹油,蘇離卻也得罪了谏官,尤是那尚書左丞季安,季靜行。

“周尚書言重,下官自是願意。”蘇離心頭清楚周尚書此舉意味是送他分功績,全看他有無能力接。蘇離是有些許傲氣,當是想着一試,縱是不成,于他尚無損失。

這一應,便一錘敲定,周尚書走後蘇離随即上了折子,當今無可無不可的許了。那他必是要去的,他一去,謝羽就需留下,謝羽倒是無謂,“正好多陪妻兒些日頭,這若是走了,回來獻兒都不認得我了。”

他成親四年,終在半載前得了長子,正是注重的時候,恨不能常常見着妻兒,且不提要個位高的坐鎮京兆府,便是不用,他亦不欲離去。

謝羽這兒好辦,餘下的則難辦的多,晚檸是十分願意去,躊躇不知怎開口,時孟瞧出了她心思,當機立斷為她奪了個機會,又振振有詞說要照顧晚檸一起去。張澤哪肯高興,言時孟去了不知誰照顧誰,氣得時孟與他打了起來。

無奈,蘇離讓着二人抓阄,誰抽到帶字的誰便去,倒是時孟好運些得了這機會。又思及畢逸淳家中之事,他點了柳修一道,将畢逸淳留了下來。因百裡鈞年歲高,想着确是用不着他,将他也留了下。

這裡頭紛紛擾擾晚檸不大清楚,她得了機會是興沖沖讓雪柳珠雲打點些輕便衣物,極期待瞧瞧外頭風景,這襄州說不遠亦不近,風土人情自是與京都不同,她可能好生見識番了。

楊氏知後連帶了人來數落晚檸,“你去京兆府我管不得,今又去那襄州,繁繁雜雜一堆人,你這名聲要還不要。這又臨近年關,你不及時歸來,他人問起,你讓我如何言說,旁的不提,你外祖來了總不能哄人家的。”

“阿娘,外祖那消息靈着呢,怎會不知。明兒到了年關,我定是快馬加鞭趕回京來,誤不了事的。阿娘,江山廣大,你可忍心女兒困于這小小四方天,見不着外頭廣闊?”晚檸說的可憐,又有王祁鄭氏等人放縱,楊氏隻得點頭應是。晚檸又寫了書信給胧煙韋若,叙述番自個兒行止,托其照顧水月軒。

打掃安置好,靜靜一等便到了十二這日,旁得官府出門定是車馬輻辏,架肩擊毂,一色儀仗物設俱全。偏生蘇離性情古怪,最是不喜這兒虛頭巴腦的,一人一馬,加些許衙役捕快,便往襄州去。

緊趕慢趕,幾日功夫就趕到了襄州,那會兒已然是傍晚時分。這襄州是個好地界,城北靠山,風光旖旎,城西靠河,花木蔥茏,城中富庶,繁華非凡,一入襄州,晚檸左顧右盼,旅途勞累頓消,心道莫怪時孟張澤搶這機會,實是一方水土一方人,這裡景緻真當與京都不同。

晚檸在那賞城中景緻,不知自個兒也成了旁人眼中之景。他們幾位皆是極标緻俊俏的人物,一身騎裝又是那般氣度高華,形容富貴,縱是輕裝而行,仍是前後呼應,衙役相伴,行在路上引了無數目光。隻這一路上,晚檸唯顧賞景,并不多作搭理。

行至府衙,早有聽了消息來迎接的衙役府官,見着衆人不由将信将疑,那百姓看蘇離等人已算威勢赫赫,瞧多了世家出行的别駕長史卻覺寒酸。無衆多護衛車轎便罷了,前後儀仗也不見,蘇離連紫袍都未曾着。好在行止不俗,衣衫雖不為官服,仍是暗藏用心的,倒不至被趕了出去。

衆人也已習慣官差懷疑,取出文書官印來以示身份,一确定身份,長史趕忙恭敬引衆人入府中。襄州乃為中州,刺史為正四品官,雖比蘇離略遜一籌,卻不至親于外出迎接,而在正堂等候。

襄州刺史姓鄭,原與晚檸祖母鄭氏有那麼點子關系,關系稍遠,晚檸一時不曾想起,隻是悄擡頭打量鄭刺史,倒是個溫和清癯的老人。先是相互拜見了番,又小宴賓客接風洗塵,将着刺史府官員皆過了過眼,這才提起正事。

鄭刺史令人捧來卷宗,細細交代道,“第一起案子乃三月之前,死得是個鐵匠,性子暴虐,襄陽縣縣令原以是甚麼人尋仇所緻,隻讓衙役探查。不料幾日功夫又死了個,是個裁縫,這才知事不小,偏查了一月都查不出,又死了兩人。無奈上報州府,下官同派了人去查訪了半月有餘,隻找了這些線索。”

談道此,鄭刺史撫須長歎,“下官本欲再細查而下,那賊人屢次犯案,昨兒死了第七個,還找至了襄陽杜氏頭上,殺了杜氏小郎君。杜氏人馬日日來鬧,下官實是沒法子,找不出兇犯來,這才上報刑部。”

蘇離翻着卷宗,略略過了眼,察覺這上頭所記得被殺之人雖年歲大小個不同。可有一件,這生辰八字竟是一緻的。不禁沉吟一二,詢問道,“這幾人都是同辰同時所生,可有什麼門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