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書中的劇情是在此時開始的。
女主蘇月清是一個剛被提拔到禦前伺候的繡房宮女。
她性子冷淡,不争不搶,與人為善胸襟寬廣,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她這樣的性子在宮裡會吃虧,出乎意料的她自身處變不驚,面對宮中宮裡人找茬能應付自如,憑借自身能力解決問題。
贊歎她的為人處世,看世間如浮雲。
人淡如菊的她救了處境艱難的前朝公主,前朝公主李之夭為了感謝蘇月清,視她為知心姐姐,無話不說無話不談。
更是一有好處就雙手奉上,讓她在宮裡活得體面。
蘇月清教她不可以忘記自己的根,不能忘記仇恨。
她說“宿甯,你有沒有想過,倘若不是你的母妃一封書信,你現在還是在燕國皇宮裡長大的公主,也不會淪落到寄人籬下的地步。”
書裡的李之夭在她長期誘導下對她母妃心生怨恨,一心死撲在複國這件事上。
後來她拉着蘇月清的手誠懇無比地說道:“蘇姐姐,我要你幫我!”
三國變二,二變一,最後大魏皇帝死在她手裡,書中的男女主通過她無知的期望,完成三國統一。
這是他們二人最後的功績和榮耀。
李之夭捏着衣角,拭了拭眼角的淚珠,江氏先開口憂心忡忡道:“兒啊,連漱那個女人死有餘辜,你将她生下的前朝孽障留在宮裡,遲早會生出事端。”
段蘭之也勸道:“皇上您有所不知,昨日早上她将那顆舍利子送到秀春宮,這不是打您的臉麼?”
清武帝歎了口氣,率先安撫江氏:“母後,若不是阿妹,兒臣都不一定能打下燕國,咱們連家能有這樣的地位,是阿妹換來的,朕有愧于她,阿妹唯一心願就是宿甯能好好活着,受朕庇護,朕不能讓阿妹泉下都不得安心。”
江氏不滿:“什麼叫你有愧于她?早年在家中,不是你三番五次幫她還能是誰?甚至還瞞着我跟你父皇偷偷給她肉吃,我跟你父皇那時候都舍不得吃,你倒好全給她了,家務本是她分内的事,你樣樣包攬,教她讀書識字,兒啊,你不虧欠她的,恩情早都還清了,若不是你她能嫁到帝王家,還生下一個小孽障來?”
江氏轉頭瞪李之夭,惡狠狠說道:“若說虧欠,也是她連漱虧欠你,給你送情報亦是她彌補的機會,如今你善待她的孩子,更應該讓她鞍前馬後伺候,不是來宮裡享清福。”
清武帝氣上頭,拔高音量“你”字還沒說完,就被蘇月清打斷:“皇上,天熱了。”
蘇月清淡淡地立在他身後,身體微微前傾,冷靜下來的清武帝掃視一圈,發現周圍還有許多宮人在,于是壓着怒氣。
“阿妹沒有欠朕,母後,就算虧欠早在她遠嫁之時就已還清了,還請母後日後不要再來找宿甯麻煩。”
江氏眉毛一橫,端着高高在上的姿态:“若哀家不呢?”
李之夭叩首哽咽道:“宿甯知曉舅舅心中為難,還請舅舅将我送往邙山,宿甯願意一輩子待在邙山,以免舅舅跟家裡人生出嫌隙,知舅舅心中是記挂阿娘的,這一切就足夠了,阿娘也泉下有知。”
清武帝頓時覺得頭大,指派蘇月清将她扶起來:“宿甯,你安心留在宮中,有舅舅在,誰也不敢動你,朕答應過你母親,決不食言。”
蘇月清上前将她扶起來,并幫李之夭拭去面上的淚,投給她一記安心的眼神,眼中還夾着憐惜。
江氏指着清武帝,氣得半晌說不出話來,最後甩手氣沖沖離開。
段蘭之瞧見江氏離開,都顧不得方才她說舍利子的事情,趕忙追上去,生怕走慢了,清武帝找她麻煩。
清武帝看着李之夭發紅的臉頰:“疼了吧?”李之夭點點頭,他繼續沒好氣道,“你也長點心,不是誰找你非出門不可,下次遇上麻煩,讓春夏或者時雨,再不濟還有小順子,派他們來找朕,他們三個是照顧你的,不是吃幹飯的,今日若不是蘇月清發現趕來通傳朕,你是不是還想任憑她們打罵下去?”
李之夭委屈道:“舅舅,我知道錯了,下次一定讓他們先來找您。”
她握住還扶着她胳膊的蘇月清的手,怯生生笑道,“謝謝蘇姐姐今日幫我。”
蘇月清點了點頭,“分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