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天氣太熱,可為着康熙前兒鬧出來的動靜,太皇太後那邊有話傳過去,近些時日康熙這裡都不許吃冰了。
便隻許飲些冷茶。那些冰碗冰鎮果汁,全都給撤下來了。
就連糕點裡頭,也不許加那些冰冰涼涼的東西了。
乾清宮的奴才們當然沒這個膽子違抗慈甯宮那位老祖宗的懿旨,瑤令這裡更是老老實實的按照太皇太後的指示做事。
隻是她輪值奉茶時,端上去的還是兩個托盤,常溫的冷茶,和溫溫熱乎的茶水。
其實茶水冷下來不加冰,味道并沒有那麼的好,但瑤令還是想辦法調制了一下,讓口感更接近康熙喜歡的那種綿密厚實的回甘。
這是她自己的手藝,這兩年在禦前服侍,這一手是早就出了名的。
縱然别人羨慕想要,自己偷偷模仿也是學不會的。
況且這是人家在禦前立足的本事,想也知道瑤令不會教給任何人。自然也沒有人會舔着臉過來求教學。
康熙被管制着不能吃冰了,這心裡頭就不痛快,也喝不慣别人的茶水,還是覺得瑤令的最好最合他的心意,這段時日就多點她在跟前侍奉。
瑤令是康熙十七年入宮的。正是在孝昭皇後薨逝後不久入的宮中。
那年夏天她在康熙跟前服侍,便是又有一位從康熙幼時就陪伴他的女子離世,也不見康熙這樣焦躁過。
那時候康熙來不及悲痛太過,便要投入到與平定三藩的戰争中去。
吃冰和不吃冰這樣的小事,似乎也并未被康熙所重視。
他根本關注不到這樣的小事。
可現在呢?隻是殿中冰缸裡的冰塊融化了一半,茶水被氣溫融的稍稍有了一點點熱度,這位年輕的天子就皺了眉頭。
從小規矩良好的帝王素養不至于讓他将情緒表露的太過明顯和令人察覺,但在禦前伺候久了的奴才們都能看出來,萬歲爺這會兒是熱的忒不爽了。
康熙擱下手裡的茶碗,赫然站起來,片刻又坐下,半晌後又起身。
唬的梁九功忙上前候着:“萬歲爺?”
康熙瞧了他一眼,道:“走,去慈甯宮瞧瞧太皇太後。”
梁九功一愣,瞧瞧外頭的日頭,現在去?
這會兒才晌午剛過,天兒還熱得很,外頭磚上的溫度可不低,便是搭了涼棚,這一路上坐着龍辇過去也還是有些熱的。
萬歲爺天沒亮就起身了,同大臣們一起議事,連早膳都是一道匆匆用的,這會兒也就一個多時辰的休息時間,怎麼還要往外跑呢?
康熙可不管這些,起身就龍行虎步的往外走,梁九功不及多想,忙匆匆出去傳龍辇來。
快到門口了,康熙突然停下來,一衆奴才們也跟着停下來,侍立在康熙身側。
康熙回頭指了指瑤令:“你和朕一塊兒去。”
衆人都是一愣,瑤令老老實實點頭:“奴才遵旨。”
這禦前的侍奉丫頭,按規矩一般是不進後宮的。
在前頭書房自有她們伺候的地方,康熙若往後宮去了,自然會有後宮主子身邊的宮女侍奉着。
康熙偏要帶了瑤令去,這一刻都離不得的樣子,不知令多少人的心思浮想聯翩。
瑤令卻怕康熙這一去真熱出個什麼好歹來。
便找到焦頭爛額的梁九功說:“梁公公,這一路上過去,地磚上若能叫小太監們提前撒些清水,是能夠撒熱的。”
梁九功當然不會不知道這個。
隻是他這會兒忙着安排轎辇,一下子就給忘了,經瑤令提醒,忙叫趙昌趕着去安排了。
梁九功深深看了瑤令一眼,這丫頭果然天生就是伺候主子的玲珑心思。
方才後宮早有消息過來,這會兒各位娘娘們都在太皇太後宮中,幾位年幼的阿哥們也都是在的。
皇上是不是就是聽了這個消息,才一定要去慈甯宮的?畢竟下回人在去的這麼全乎,這麼熱的天氣就不好說了。
還非得要瑤令一起去,不就是想叫太皇太後眼裡有這号人麼?
這丫頭這時候瞧着傻乎乎的,還不知能否揣測出帝心來。
-
瑤令跟在康熙身後進慈甯宮。
裡頭做了一殿的主子,她剛進去就跪下給主子們請安。
内裡的娘娘奴才們,除了太皇太後,基本上也都給康熙行禮請安。
好一會兒才紛紛落座。
康熙身邊一直都是梁九功侍立的,瑤令本來想站到階下去的,結果梁九功悄悄往旁邊挪了一點,示意瑤令站到跟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