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異聞館 > 第106章 九四(4)

第106章 九四(4)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同日,上午,晉扶桑和晉若木在醫院與葉何韓明亦分開之後,先回了趟位于蜀中市的家。

兄妹二人的父母住在家裡,平時雇了保姆照料。兩人将發生在天佑村的事情向父親——同時也是師父——一一彙報。

父親性格開明,雖然天佑村之事他們處理得并沒有那麼完美,但他仍笑着說你們兩個做了那麼多事肯定很累啦,晚上留在家裡吃晚飯吧。

扶桑婉言謝絕,說道觀裡還有事情要處理。若木本來有點饞母親做的麻婆豆腐,聽到扶桑的話想起來确實如此,而且她是監院,事務性的工作一向她負責較多,隻好遺憾地和麻……和媽媽爸爸道别。

青雲觀坐落于女幾山之中,從走路下山到坐車入城再到乘公共交通回位于市區的家,單程需要兩個多小時。時間并不算特别長,扶桑和若木每半個月會輪流下山回家一趟,看望父母。因此,他們二人和兩位長輩之間沒有隔閡,也沒有過多的依依惜别。離開之前,母親握着若木的手囑咐她好好養傷,父親把最近釣魚成果的新照片曬給扶桑看。

下午,二人離開家,坐車回女幾山。

走路上山的時候,晉扶桑又把晉若木的雙肩包要過來背着。作為傷号的若木自然沒有異議,笑着對哥哥說辛苦了。

行近山門,二人的步伐忽然停頓。

“咦?今天又不是假期,這個點了怎麼還會有香客——”

晉若木看見遠處揣着手站在道觀大門前的身影,有些疑惑,正要上前,卻被扶桑拉住了手臂。

“若木,你回去休息,我來招待他。”

晉扶桑說着,将若木的背包摘下,遞給了她。

晉若木臉上的疑惑更深了。她接過背包背上,望了眼那個穿着棕色夾克的男性背影。直覺告訴她好像有些不對勁,但哥哥的語氣卻透露出不容拒絕的意味。

她“唔”了一聲,點頭道:“好,那你的包也給我吧。”

晉扶桑沒有推辭,将自己的背包也遞給了她,囑咐她繞過道觀直接回山頂。若木點頭,扶桑的包中斜放着那副挂畫,确實需要盡快去别院,将挂畫放入她煉制的異物封印匣裡。

目睹晉若木離開之後,晉扶桑才負手上前,走到那位穿着夾克、一頭短發的男性香客面前。香客額頭稍高,顴骨突出,看上去年紀和扶桑差不了多少。

晉扶桑面向他,雙臂擡起,拱手行禮:“在下青雲觀晉扶桑。道友遠道而來,有何指教?”

香客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别樣的笑,“原來您就是扶桑真人啊,難怪一眼看出我也出身道門。”旋即他擡起手,回了個十分标準的拱手禮,語氣聽上去似乎和扶桑一樣禮貌,“在下姜垚,平凡路過的一個小道。隻有好奇,沒有指教。”

晉扶桑恭謙有禮,右臂擡起,五指向觀内,“姜師兄,請。”

姜垚将頭一點,嘴角帶笑,大搖大擺地走入了青雲觀。

晉扶桑落後半步跟在他身側。觀中掃地的道士看見二人想要行禮,被他用眼神攔下。道士心領神會,不僅沒有靠近,反倒悄聲離開,為二人騰出寂靜。

姜垚像個真正的香客一樣,左瞧瞧右看看,先是饒有興趣地逛了一圈青雲觀側殿的法器商店,然後伫立在滿樹金黃的銀杏樹下觀賞許久,甚至很有閑情逸緻地拿出手機拍照,最後才進入正對大門的三才殿。

晉扶桑全程陪同,但并未主動出聲說話。

進入大殿之後,姜垚闆闆正正地向正殿的神像敬了三柱香,然後似乎是懷有好奇心一般,随口道:“扶桑真人,青雲觀所奉之道名曰太和,沒錯吧?”

晉扶桑微微颔首:“是。”

姜垚嘴角含笑,揣着手問:“敢問真人,何謂‘太和’?”

晉扶桑平靜地看着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太和之道,四時疊起,萬物循生,天地造化,陰陽調和。”

姜垚玩笑道:“道兄,何必拿這一套經綸敷衍我呢?你應該能猜到我真正想問的是什麼吧。”

晉扶桑:“姜師兄何出此言?”

姜垚笑意未熄:“如果猜不到的話,你算一卦試試?”

晉扶桑未動,隻是平靜地與他對視,“以卦觀人心,不妥。”

“哦——”姜垚拖長尾音,“原來你們還有這麼個規矩。”他噙着笑容道,“那我就不跟你繞彎子了。扶桑兄,我有一拙見,想和你分享。”

晉扶桑:“在下洗耳恭聽。”

“回到剛才的話題。其實,我對‘太和’二字也有一番理解。”

姜垚側身走到三才殿的大門外,擡起頭望向天際,伸展雙臂,朗聲道。

“所謂太和之道,和之至也。

“至和之世,淳樸為一,渾渾蒼蒼,無人領理。

“靈氣浩蕩于天地之間,萬物徜徉于溷澖之域。

“萬民披德,返性于初,遊于心虛,自然自已。”

言至此,姜垚收斂笑意,看向已然立于他身側的晉扶桑。

晉扶桑早在他言及“無人領理”時便微不可察地蹙眉,聽見接下來一句“靈氣浩蕩于天地之間”,眸色便愈發深沉。

他道,“姜師兄,你可知你所願之景為何世?”

姜垚:“至和之世。”

晉扶桑:“不,此乃愚昧無度、虛無霄雿的混沌之世。”

姜垚冷笑一聲,搖頭道,“此乃上古伏羲的大道太和之世!”

他甩手一揮,似要将虛空中的某些無形桎梏打碎,聲音如鐘,擲地有聲——

“伏羲之後,大道昧昧芒芒,萬民已離本初之心,德煩而不能一。

“上位者枝解萬物百族,使之睢然竦身而載聽視。治而不能和,不過足帝王之欲!

“百姓嗜欲連于物,聰明誘于外,性命失其得。

“及至當世,雜道以僞,險德以行,巧故叢生!

“聚衆不足以極其變,積财不足以贍其費。

“萬民慲觟離跂,鑿枘于世,錯擇名利——

“已失我大道之本!”

姜垚話音驟停,嘴角的冷意還未消去。

晉扶桑雙眸如井般幽深。他凝視着有些激動的姜垚,緩緩搖頭,聲音如往常一般的清潤之中夾雜着幾分堅定的不容置喙。

“姜師兄此言差矣。

“古者,至和之世,賈便其肆,農樂其業,大夫安其職,處士修其道。

“當此之時,萬民安居,政通樂業,物阜民豐,河清海晏。

“世之主有欲天下之心,積惠重厚,累愛襲恩,以聲華嘔苻妪掩萬民百姓。是以人得自樂其間。

“此為當世者也。

“當世,即為太和之世也。”

晉扶桑聲音落畢,姜垚忽地哈哈大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