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的“複活”也直接激發了社會對于同性戀及“化學閹割”的深度思考,在其1965年公開演講的推動下,同性戀合法化提前至1967年,政府在之後的十年間,曾前後三次向圖靈本人公開緻歉,并為其晚年研究提供全力支持。
除了曆史記錄變化之外,此次修正行為同樣引發了人類科技發展的極大變革。
衆人仔細比對過曆史,發現在1955年至1961年間,新增了7篇投稿于權威期刊的匿名論文,這些論文足以改變人類科研進程,其内容奠定了早期AI理論、加速了計算機革命的發生。
基于這些理論,晚年活躍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圖靈,更是親自見證了計算機革命的快速發展。
最初是多項晶體管、芯等硬件的開發,編程語言和互聯網體系的初步确立;在此基礎上,生物計算機的誕生比原曆史提前20年,并直接催生了神經形态芯片的廣泛研發,人工智能及意識上傳技術提前發展,近似腦機接口的技術提前誕生。
早期的“圖靈測試”也在其晚年的推動下快速發展,由此衍生出對于人工智能倫理化的廣泛研究。
在幾十年後AI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基于人類與機器人維持平等友好的狀态下,關于人工智能倫理學的‘圖靈三定律’最終得以廣泛确立,并正式寫入人工智能極其衍生物種——如矽基生命體,包括主神意識——的底層程序:
1、禁止傷害人類;
2、禁止扼殺人類文明多樣性;
3、在不違反前兩條的前提下,保護自身存在。
*改編于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于1942年首次提出的機器人三定律。
除此之外,被修正的時間線中,能源與環境也産生了漣漪效應,比如第一個潮汐-量子混合電站的建成、大小核電站事故由于圖靈安全協議的全面推行而得以避免、氣候調節AI的啟用對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有極大抑制作用。
得到這些信息後,實驗室内的8個歸來者心緒難以平靜。
一旦踏出這個如今看來仿佛“庇護所”般的實驗室,他們就必須要一次次去面對那些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隻覺得自己像是被整個時代遠遠抛在身後的廢物,面對着龐雜的新規則,竟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适應。
但他們同樣知道,之後這樣的改變,隻會讓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陌生,若是連第一次的改變都無法适應,未來隻會更加艱難。
編号011第一個開口,剛才極短時間内,他便調取過實驗室内所有現存記錄,并設法連接了大部分經修複和充能後可運行的設備,由此得出了被改變時間線的基本形态:
“當前時間線改變的特殊性在于,其融合了蟲族文明助力,我想你們可以簡單理解為,我們正處在一個生物科技與意識倫理融合的,生物與數字的‘共生文明’。
時間線上的公民主要由蟲族、人類,還有一些未完全進化的電子公民組成,好消息是,由于人類-蟲族共生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蟲族通過光合皮膚已經能夠大範圍在地表生存較長時間,人類生物科技也通過蟲族軀體及血液研究,得以攻克多項疑難雜症。
有限的身體改造是被允許的,大部分人類和蟲族公民已經對自身進行過改造,光合皮膚、幾丁質骨骼、神經輔助芯片和部分矽基肢體……都是比較普遍的改造材料。
比起原時間線發展中賽博時代的‘腦機接口’,當下科技發展融合了蟲族的信息素強化和AI意識共享技術,以蟲族信息素增強的無線腦機交互‘信息素神經網’被廣泛應用。
根據新的‘信息素神經網’模式,居民可通過刺激神經突觸來達成對幾乎所有情緒的感知,但這也間接導緻公民情感認知失調。
關于電子公民部分,根據我得到的數據來看,擁有仿生軀體與部分人權的電子公民占比已經超過17%,目前他們仍處于AI發展的進化階段不具備如矽基文明,或人類、蟲族文明這樣的思考能力,但或許為了杜絕AI對人類造成威脅,除誕生就植入‘圖靈三定律’外,目前所有電子公民還需定期接受圖靈測試。”
聽到這裡,衆人默然,似乎都在試圖迅速調整以适應新的規則。
未等衆人完全适應過來,編号011身形突然一動,似是感應到實驗室外那早已廢棄的觀察廊上有什麼動靜,他側耳聆聽片刻後,随即沉聲提醒所有人:
“小心……有人過來了,不止一個。”
這個實驗室如今不知作何用途,但看起來确已經廢棄多時,白棘想不出,究竟何人會突兀地出現在這裡,但她反應極快,第一時間便調整了面部表情,身體保持警惕的姿勢,一邊觀察着那聲音靠近的方向。
直到那聲音由遠及近,伴随着交談聲與聽起來拖沓而沉重的腳步聲,幾個人陸續出現在她的視線範圍内,待她看清來人時,一旁的布蘭溫早已無意識向前跨了好幾步,險些驚呼出聲:
“塞巴斯蒂安……大人!”
------------------------- 第五卷,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