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榮養堂請了早安後,因着四娘出嫁在即,老三房的幾位姑娘連着客居在老三房的兩位表姑娘以及兩位小侄女,俱都在老夫人的叮囑中,這幾日,一概留在府中,同四娘多走動走動,待到七月初□□娘出了門,四娘便是梅家婦了,便是想回梅花巷,也隻難得的很了,趁了出嫁前的這幾日,小姐妹間,亦或者下帖子邀了手帕交前來聚聚,也是便宜。
但凡嫁做他人婦的夫人太太俱清楚,姑娘在家裡頭再怎般矜貴,一旦嫁做他人婦,便要瞧他人家的臉色過活了,似四娘這般就嫁在沈家根基所在的金陵,梅家也算的上同沈家是通家之好,梅三太太為人也算的上寬和,還是喪夫指望着兒子過活的,四娘嫁過去後,但凡敬着些婆母,侍奉好丈夫,便也就萬事不愁了。
所以老夫人有此吩咐,算的上是給四娘做臉,又成全了老三房這些個姐妹情誼了。
聽得老夫人的這襲吩咐後,四娘很是含羞帶怯了一場,而五娘則為她高興了一場,畢竟整個老三房,就屬她們的祖母的位份最高,但凡她給些臉面,其他甭說,單說這幾日裡置辦喜事物件的管事婆子們,都能對四娘越發殷情些。
姐妹一場,五娘雖覺着 自個兒不是這一方世界的人,卻是同四娘自幼長到大的深厚情誼,且四娘又是個事事溫柔體貼的人,自小因着年歲,待五娘如同待自個兒嫡親妹妹似的,一直很照顧她,五娘自是盼着她能過的幸福美滿。
這廂正拉着四娘的手,親親密密的說着話,身側又有六娘,香姐,七娘,八娘一道,倒是熱熱鬧鬧的朝着四娘所居的靜怡居去。
而九娘本是一心随在五娘的身後,想着同五娘尋個時機,再謀劃一番鄭家來提親的事兒,卻因着十娘,昭姐,韶姐還有嬌姐幾個年歲小些的姑娘,生生拖慢了步子,前頭的五娘這會子偏生正同四娘說的歡實,哪裡注意到身後的小尾巴才幾息的功夫便落了一截去。
九娘這廂又是急又是惱,正欲給笑盈盈湊上前來說話的昭姐一個沒臉時,卻又被後頭趕上來的錢氏喊住了去路,隻好硬着頭皮随了錢氏去了清正堂。
一路默默無言,九娘心裡頭還在想着待應付完自個兒的母親,便去尋她的五姐姐,但那廂随在九娘身後的春草以及夏朵卻俱都瞧出了錢氏突然喚九娘一道去清正堂這件事不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