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娘一疊聲的誇贊中,年歲大些的姐妹們,哪有瞧不出十娘一概替九娘炫耀的意思,不過十娘年歲同九娘差不多,都是三歲大點的小丫頭,所有這會子,那些年歲大些的姑娘們,也隻抿嘴笑了一笑,自也不去追究十娘得了一盒胭脂便好似被九娘收買了去,眼界未免太窄了些。
而此刻的當事人九娘,原本瞧着四娘五娘在長席末梢頓了步子,曉得自個兒該坐在末梢的位置,可眼下卻一心黏在五娘身上,想着索性便拉着五娘的手,一直坐到五娘身側才好。
可萬萬料不到,當她将将想開口說出心裡的想頭時,卻被十娘這一襲滿是驕傲的炫耀惹的兩頰飛紅,并有些不好意思的垂了垂眸。
委實是十娘這一番炫耀的太過浮誇,而九娘雖比從前不大在意旁人的目光以及想法,卻也有些羞恥心,不過九娘往日裡同十娘交好,這廂也曉得她是為自個兒宣揚好名聲,隻不過滿是驕傲自得的言語誇贊,反倒是會讓人覺着透出了幾分挾恩相報的意味來。
要曉得,不論是老三房的姑娘們,還是萬家兩位姑娘或是成國公府吳家兩位小侄女,平日裡的嚼用穿戴,俱是不差,沈家女自不必說,三歲裡春季便要去沈家女學。
至于萬家那可是錦城的土皇帝,香姐與嬌姐兩個又是嫡女,自幼便托了關系請了從宮裡頭放出來的嬷嬷教規矩,雖同沈家女的規矩比起來還差上一截,不過,眼界卻是差不了得。
而成國公府吳家,現下裡雖不能同祖上的榮耀相提并論,不過好歹是擁有丹書鐵券且的勳貴之一,且不論吳家是否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但,元娘的賢惠那可是滿京城都曉得的,便是宮裡頭的太後皇後以及其他貴人們也俱是沈家老三房嫡長女成國公的世子夫人誇贊了幾遭的,可想而知,身為成國公府的嫡女昭姐,可謂是由元娘這個嫡親母親言傳身教長大的,眼界,規矩,亦或是人情世故,可謂是周到妥帖的很,同年歲差不多的九娘亦或是十娘比起來,倘忽略昭姐的年歲,隻怕能同七娘比肩了。
昭姐的聰慧,自來梅花巷的第一日起,便叫所有見過她的人曉得,元娘這個嫡出的閨女,即便年歲才三歲多點,正所謂三歲瞧到老,倒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呢!
有了元娘這個嫡母在,即便是庶出的韶姐,天資上比不上嫡出的昭姐,脾性上又着實腼腆害羞了些,不過,該有的規矩,卻是半點不差的,畢竟是女兒家,又才五歲大點,驟然來到嫡母的娘家,矜持放不開,倒也可以理解,隻同昭姐這個尚小了兩歲的妹妹在一塊時,卻倒似昭姐的妹妹一般,她這個庶姐卻要時常被昭姐照拂。
所以,沈家也好,萬家,吳家也罷,不論是男兒還是女兒家,都是見過不少好東西的,眼界自然是高人一等,雖昨兒個九娘贈的胭脂的确是難得的上成貨色,興許門楣稍微低些的姑娘太太們會如獲至寶,但似沈家,萬家,吳家的姑娘來說,卻是沒什麼好稀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