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再瞧溫家姑奶奶,孩子一個接一個的生,想來同溫家姑爺的關系斷然是差不了的,隻不過,直生到第四個,才得了個兒子傍身,如今都年近三十了,想來這些年沒少因着無嫡子而咽苦水,萬幸,到底讓她生了個哥兒,否則,又有哪個女人,願意抱了姨娘生的庶子在身邊當自個兒親生的對待。
錢氏更不是蠢人,這些年多多少少自婆母的口中得知了些子兩位姑奶奶的境遇,隻出嫁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便是在婆家再苦再難,不到萬不得已時,哪裡好同旁人說叨内裡的心酸疾苦,多數都是撿了好的說。
但,便是面上再風光,終歸隻是面上罷,這會子,錢氏一邊同兩位姑奶奶話着家常時,目光也時不時的打量兩位姑奶奶的穿着,面容,神色。
齊家的大姑奶奶瞧着還算端莊優雅,進退得宜,言語間自有一番從容不迫,顯然平日裡也是當家做主慣了的,通身俱都是當家主母的款兒,雖隻一個兒子傍身,這些年再無所出,不過,隻從言語神色間,就曉得她平日裡的日子過的不算差。
不過溫家的二姑奶奶就不同了,言語間雖有喜色,也常聽着齊家大姑奶奶與錢氏的話時連連附和笑出聲,瞧着快活爽利的很了。
不過錢氏還是從她精心敷了面妝容下,瞧出了她眼眉間的疲态倦色,尤其是在提及才十個多月大的溫家大哥兒時,雖歡喜,眸中卻露出了十萬份的倦怠。
隻這一點,幾乎可以瞧出,她在溫家過的是個怎般的日子了。
幾廂一比較,錢氏心裡頭不由得升起一團得意傲然之色。
想她嫁了沈立名,嫡出的兒女便有三個,家裡的妾室庶女也安生,婆母也慈和,丈夫也算是體貼,比之兩位姑奶奶,可謂是一個天一個地了。
再想那時,她将将嫁入沈家,又是怎般的小心翼翼,兩位姑奶奶又是怎般的千嬌萬寵,便是她這位嫡兄的嫂子也多有禮讓幾分,小心供着的。
如今且過了十來年再瞧。
呵呵!這女人的後半輩子呀,端看嫁的人家如何,肚子又争不争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