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四曬妝,七月初五暖房酒。
連着兩日,老三房門庭若市,前來讨一杯喜酒吃的賓客可謂是絡繹不絕。
當然,這幾日裡,老三房又迎了兩位客居的親朋,頭一位便是,老三房大太太王氏的嫡親嫂子,四娘可得喚一聲舅母的,另就是王氏的庶妹,嫁到了離金陵城不甚遠的姑蘇江家,四娘也得喚一聲江姨母。
王氏嫡親的嫂子乃是太原王氏嫡支二房太太,長房太太是宗婦,王家大小事宜,皆由她打理,自然是走不開,這廂便派了二太太蕭氏前來,算是給王氏這個嫡親的小姑子撐一撐面子。
按理說,太原城離得金陵城也是有十幾好日的車馬勞頓,這一遭又隻是庶女出嫁,打發個管事婆子送一車賀禮,就算是全了禮節臉面了。
但,此番卻派了王二太太蕭氏前來,且備了十大車的禮,不僅有恭賀四娘的一車禮,還有王氏的一車禮,更是給王氏的婆母沈老夫人,并王氏的三個妯娌,另還有老長房,老二房各送了一車禮,最後還有輛車禮,一車給老三房的幾位姑娘并元娘的幾個孩子分一分,另一車,則是給兩位姑奶奶并帶來的孩子,并盧氏以及盧氏的孩子分一分。
太原王氏如此作法,自然是給王氏做足了臉面,當然也給足了沈家的臉面。
更值得稱贊的地方,便是此番隻蕭氏隻身前來,連半個孩子也未帶過來,一瞧便知,太原王氏此番所贈的十大車禮,一概都是為了給王氏撐面子,并十分看重沈家這一門親,倒不似萬家當初來金陵,也是備了不老少的禮,卻是有所求的。
兩廂一比較,便是沈老夫人,也不得不暗自贊一聲,太原王氏不愧是千年簪纓世家,便是無事相求,也極盡全力的給足了姻親臉面,就這一份眼界與心胸,再屹立個千年,也是常理。
相較于太原王氏的落落大方,蘇州江氏則顯得有些小家子氣了。
且此番江家姨母還不是獨自前來,更是帶了自己嫡出的幼子并兩個妯娌所出的嫡子,統共三個江家子弟前來,說起來是來恭賀四娘出嫁,可明眼人誰不曉得,一下子把江家嫡支的三個嫡出哥兒都帶來,且都是十二三歲的年紀,隻要不是傻子,便是動動腳指頭都曉得,江家是個怎般的盤算。
想來是江家借着江姨母同王氏乃一個房頭的姐妹,想要把江家三個嫡支嫡子送進沈家族學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