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有似八娘并六娘起初壓根沒往四娘身邊的管事媽媽頭上想,後又聯系五娘的言外之意,才确定了那羅婆子必然四娘的管事羅媽媽,又暗暗想一遭四娘昨兒個明明才出閣,竟就派了管事媽媽回了沈家,莫不是梅家出了什麼大事兒,才如此膽大妄為。
左右不論如何,四娘那兒必然是有什麼事兒,八娘慣來喜歡說長道短,此番有四娘的熱鬧瞧,自然不自覺坐直了身子,面上最用力壓制着心裡幸災樂禍的心思,但眼裡透出的興緻勃勃,卻怎般也壓不住。
而六娘又同八娘的心思不一樣,在想到羅婆子就是四娘身邊的管事媽媽後,不由得眉頭微蹙,一時想着四娘即便有天大的委屈,也着實不該在出閣之日就派了管事媽媽回沈家,這不是給沈家女的名聲染上污點嘛,一時又想着,憑着四娘的脾性,不該如此肆意妄為才對,定然是梅家出了大事兒,四娘才不得不派了羅婆子來沈家禀告。
另幾個小的,如十娘,韶姐,嬌姐一流,她們的心思壓根就沒有放在五娘說話上頭,這會子倒還挨在一塊小聲咬着耳朵,面上則是一派的神采飛揚,似乎在說着什麼樂事兒,壓根就不曾留意過屋裡頭氣氛陡然一變的怪異。
再有昨兒個見了匆忙求見沈老夫人的羅婆子一面的昭姐,隻一面而已,昭姐便曉得四娘在梅府不妥,才會除此下冊,且昭姐雖年幼,不過到底是國公府的嫡出姑娘,自小府裡頭就不太平,又心忖自個兒到底姓吳,即便她母親也是沈家姑娘,卻到底不好聽了自個兒四姨的陰私事兒,也便不等沈老夫人開口,先一步就尋了借口避了出去。
然而另昭姐萬萬沒料到的事兒,她一個三歲點大的孩子都曉得羅婆子昨晚求見沈老夫人必定有什麼見不得人的陰私,不論是梅家的也好,沈家的也罷,左右是不宜鬧大的,五娘素來機智聰慧,又這般大的年歲,瞧着也該是十分通透的人兒,怎般會如此冒失的揭了這一樁兒,豈不教沈老夫人難做。
心裡尋思這麼一層,昭姐的目光便若有似無的将這位五姨上上下下打量了個遍,委實尋思不明白這位五姨意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