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老夫人同王氏這對婆媳的默許,待梅老夫人離開梅花巷之際,不單老三房整個府邸都傳遍了老夫人應下了五娘嫁去梅家做續弦的事兒,更甚的是,消息已傳了大半個梅花巷,現下裡,一大半的梅家族人都曉得了老三房竟然将沈家女嫁去梅家做續弦一事。
于是乎,還不等老三房一概夫人太太并姑娘們驚愕納悶疑惑又揣測不斷,倒是有十好幾房的族人老太太或是媳婦子,私下裡約着相聚嫡支老二房族長家裡頭。
無疑,這些個族人,俱都是對老三房嫁女做續弦一事不滿,生怕老三房此舉會墜了沈家女的名聲。
另還有一多半的房頭族人,其間有極少數旁支還未聽到這一則消息,剩下的,一半的人,雖心有不滿,卻到底忌憚老三房近些年勢頭正好,左右也有那些個出頭的,也不差他們這一個兩個,他們隻在家中觀望,瞧瞧嫡支族長怎般處理這一樁罷。
另一半則是覺着事不關己,高高挂起,更何論,他們心裡到底顧忌着眼下嫡支族長乃是同老三房一個老太爺,這人心自古都是偏頗的,人家是嫡親手足,這老三房的做法的确是不妥,可,一來沒有犯族規,二則沒有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處,續弦什麼的,雖說起來的确是不好聽,可也不想想,人家四娘五娘,素來姐妹情深,這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人家小姐妹并老三房都不嫌丢人丢份,甚至傳到外頭說起來,還能算的上姐妹相親,前後腳侍奉一夫的佳話呢!畢竟自古金陵多情地,最是不缺風流才子佳人的故事,這廂又牽涉兩個沈家女,而那梅六郎更是年紀輕輕中了舉,于金陵才子間頗有些才名,這可不正應了才子佳人的風流韻事嘛!就算是鬧的人盡皆知,至多也會豔羨梅六郎一句
‘先後迎娶兩位沈家女,啧啧!真真是羨煞旁人!’
細究起來,也算是一段美談佳話,且憑沈家在金陵乃至江南的名望,誰會吃飽了撐着,拿這事兒來抹黑沈家。
所以,整個梅花巷将近九十戶房頭,也隻有不到二十個房頭的夫人太太去族長老二房家裡頭去見宗婦,且這十幾二十個房頭留在梅花巷的老爺們,都不涉及其中,一概也是因着,在他們看來。
五娘嫁去梅家做續弦這一樁,委實是對沈家女的名聲沒有實質上的抹黑,至多也就會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不過,畢竟是沈家兩百多年頭一遭有沈家女做續弦,此事,委實是破天荒頭一遭,這個頭一開,怕隻怕,後頭會有人家有樣學樣,畢竟不是什麼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