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不忍心說下去,這樣的抉擇,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無比艱難。
“我拒絕了。第一次的沉默是不得已,我已經很愧疚了,我沒辦法為了讓自己活下去而去傷害其他人……”
“後來呢?”
“救生艇搖搖欲墜,我和船長因為這件事産生了争執,女醫生在我們不注意的時候,将船長推了下去。等我回過神來,隻看見船長的身影消失在一片猩紅之中……”
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發展,我的心裡泛起一陣酸澀。
從第一個選擇開始,這一關就不停地在考驗着人心與道德。是救一個人還是就多數人?是救有用的人還是救無用的人?想要生存下去,就隻能一步步泯滅人性。
可是,生命真的可以被比較嗎?好像,沒有人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再後來,某天深夜,女醫生想趁獨行者睡覺時給獨行者注射麻醉藥,卻被未完全睡着的獨行者發現,這時獨行者發現在自己的手邊的木箱底下壓着一把船長藏下的匕首……”
“不反抗獨行者便會被女醫生控制,生死難料,反抗可以活下來,但後面會發生的事也注定會染上鮮血。”我分析着。
“沒錯。我選擇了反抗,卻在和女醫生搏鬥的途中不小心将匕首刺中了她的心髒,她死了……這一幕被路過的船隻上的人看到……”
“所以獨行者雖然獲救了,但被法院判定了殺人罪,判處終身監禁。”
說完這些,夏彥重重地歎了一口氣:“最終達成的結局就是這樣——無期迷途。”
房間裡陷入久久的沉默,正如夏彥所說的,這樣的通關結局太過慘烈,即便是通關了,也無法坦然接受這樣的勝利。
從沉默的旁觀者到最後走上劊子手的道路,一切看似是被一步步引導,卻又是玩家自主選擇的結果。
遊戲中我們可以為這樣的結局感到唏噓,可若是這件事是真實發生的呢?一句惋惜一句無奈就可以磨滅掉那些死去的人的生命嗎?
我不敢想,也不願意去想,所以從一開始,我就做出了一個與夏彥截然不同的選擇。
“我想知道你的選擇。”夏彥說。
“生命從來不該被比較,我也沒有資格去決定他人的生命,所以我放棄了既定的選項,在一眼看到頭的生存之戰中,我選擇了離開。”
“離開?”夏彥有些不解。
“嗯,船長發出提議的時候我拒絕了,雖然沒能改變船員死亡的結局,但我離開了那艘救生艇,跳入了茫茫大海之中。”
“我是獨行者,一個人走了很長很長的路,長到在一個個關卡和旅程中逐漸迷失了最初決定出發時懷抱的期待,從一個向往自由的人,慢慢變成了一個隻知道追尋結果和目的地的人。”
我描述着獨行者一路走來的經曆,一時有些分不清這是在說獨行者,還是在說我自己,“我不該是這樣的,我想獨行者也不該是這樣的。”
我問夏彥:“你還記得第一關開始的時候,獨行者說的話嗎?”
“他說他要追尋自由,在旅途中找尋自我。”夏彥說着,一下子明白過來,“是啊,自由和自我才是這趟旅程的意義,無期迷途那樣的結局,反而困住了他的一生。”
“可是,選擇離開又怎麼能确定能活着離開茫茫大海呢,畢竟我們都沒有上帝視角。”
夏彥說的不錯,這一切的醒悟不過是因為我們通關了,猜中了出題者的用意,可是在做選擇的時候,我們無法判定到底選擇什麼才能完美解決困境。離開需要承受的,也許是死亡的結局。
“如果活下去的代價是背負生命,在餘下的時光裡滿懷愧疚,那我也就不再是我了……所以我甯願尊重自己的命運——生或死的結局,我都接受。”
“我可以很強大,但不用傷害任何人。”
“遊戲說通關的要求是活着離開大海,但我想行屍走肉的活着和精神上的永恒,我更願意選擇後者。”
“在跳入大海之後我遊了好久,可能由于救生艇在十幾天内本身就航行了一部分距離,所以在我海上漂浮了一天之後,最終被海浪卷到了一個孤島之上。孤島上有一些果樹,我靠着那些果子,等來了救援。”
“那個……我……是不是太理想主義了?是不是有點過于漠視生命了?”意識到自己說的好像有點多,我轉頭去看夏彥的反應。
“沒有,你怎麼會這麼想。我覺得你說的很好。”夏彥牽住我的手,與我十指緊扣,“你給了我看待問題的另一種視角,讓我知道,所有的獨行者一開始都是有選擇的權利的。”
沒錯,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都可以選擇拒絕加入生死争鬥之中,隻是随着事件的發展,我們漸漸變得身不由己,變得隻想要活下去,于是可選擇的路越來越窄,那條路也越來越沉重……
第二天,我收到了遊戲公司寄來的快遞,裡面是一套《獨行者》的周邊禮盒,快遞裡還有一個精美的獎牌以及一張卡片。
卡片上是這樣說的:很高興你在漫長的旅途中沒有迷失自己,希望在未來,你也能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向死而生、遵從本心。
網絡上關于《獨行者》遊戲的讨論始終不停,但我并沒有向大家分享通關的攻略。
每一條路都該由自己來走,每一個決定也都該把握在自己手中,獨行者這條路或許很漫長,或許充滿了坎坷與挑戰,但每個人最終都會收獲屬于自己的結局,也都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希望大家都能有敢拼敢闖的勇氣,不懼生死,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