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後将竹子堆在房屋後門,再把筍子搬到屋裡。
咕咚咕咚地喝了兩大杯水,這才坐在前院的門檻上,拿起手環聯系阿元。
阿元一聽就聽出了她的聲音,興奮道:“姐,昨天發了那麼多的名片,你是第一個聯系我的。快說吧,想要什麼貨?我能弄到一切你想要的東西。”
阮姳自然不會把他的話當真,問道:“你那裡有篷布賣嗎?”
“篷布?有,沒有我也能調過來。”阿元聽到有生意,高興地說,“姐,你要多大的篷布?”
阮姳心裡盤算着小菜地的大小,問道:“都是什麼價格?”
“我這兒的篷布厚度都是一樣的,按平方算,一平方12個積分。不過你是新客戶,我便宜點給你,10個積分一平米。”
阮姳在安全區栽培場也接觸過篷布,大概了解篷布的價格。阿元報的這個價,倒還算實惠。
“我用來蓋菜地,不過隻打算種一小塊,先要二十平大小的。”
阿元倒也沒計較對方購買的數量。對他來說,東西掙不了什麼錢,他就是掙了跑腿的錢。要是這方面都服務不到位,還怎麼跟别人競争?
他一口應下來:“行的,你住哪個地方?我今天還得給别的地方送貨,明早一早給你送過去成不?”
阮姳自然沒有異議,告訴了他自己的地址。
就要挂電話的時候,她想起客廳裡的三個大筍子,忙叫住他:“你收筍子嗎?”
阿元一聽,聲音立即提高了起來:“要的要的,你那兒有多少?”
隻要不刻意提起食物等級,一般都默認是可食用。
畢竟整個基地,出現有機食品的機率實在太少了。
“兩根,一根大概二十多斤這樣。”
“姐你給我留着,明早我過去了就一起拿回來。你放心,我這兒的收購價格絕對公道!”阿元信誓旦旦地保證。
阮姳結束通話後,想着小菜地有了着落,心裡開心,随即默默計算着自己的積分。
以前她在安全區,做的是室内栽培工作,沒有危險沒有難度,但賺取的積分也低得可憐,一天不過5個積分,除去花銷一年剩下來也就一千多的積分。
好在她從小到大的夥食費,都是父親負擔,連同寄宿費一起轉給了舅舅,否則哪裡有剩的積分。
工作五年下來攢了六千積分,半年前姥姥重病住院,她拿了五千出來,如今卡裡還剩一千。
按理說,父親的卡上應該還有一些積分。可是昨天張慈把遺物交給自己的時候,卡上竟然一分不剩,明顯已經被人全部劃走了。
張慈沒有交代,她也隻能打落了牙往肚子裡吞。
包括廚房裡那些被一掃而空的食物。
阮姳握緊了拳頭。
一千積分能做得了什麼?
領地的免稅期到今年結束,明年就要交稅,五百積分的稅,不是個小數目。
不過萬幸的是,父親兩年多以前種下的五十畝仙人掌今年就能收獲仙桃了。而且往後每年都會結果,一年至少有幾千積分的收入,也不至于太難過。
如今蔬菜糧食的價格高得離譜,隻要能種出可食用的作物,就不愁沒有收入。但是想要種出高等級的作物,大棚篷布這些投入就必不可少。雖然心疼因為篷布即将被劃走的一半積分,但阮姳也知道這個道理,隻能默默地安慰着自己。
等休息好了之後,肚子也跟着咕咕叫了起來。
她起身去收拾筍子,準備給自己做一頓美味的午餐。
雖說竹筍能賣錢,但掙錢就是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好,不能本末倒置把好東西都賣出去了。
該享受的時候還是得享受。
以前姥姥還健在的時候,家裡的一日三餐都是她安排。雖然食物匮乏,但姥姥有一雙巧手,總能用簡單的食材做出可口的飯菜。
阮姳自小就在姥姥身邊養着,自然也學了一手廚藝。雖然不如姥姥那麼精湛,但做幾個菜讨好自己還是不成問題的。
家裡現在除了一些仙桃幹之外,既沒有蔬菜也沒有主食。
可食用的稻谷和小麥一斤需要20個積分,要是有機級别的話,價格要翻十到五十倍以上,這才是真正的有市無價。可食用肉類大概50個積分以上一斤,蔬菜也要10個積分左右一斤,主要還得看品種品類。
她将筍皮層層剝開,隻剩下白白嫩嫩的筍心。
筍心切片、切條,燒開水後放到水裡焯水。
焯好後撈起來瀝幹水分,可以用來腌酸炒肉吃也可以拿去曬幹做成竹筍幹。
阮姳給自己做了個涼拌竹筍。
沒有辣椒,隻有油鹽。
夾了一口送到嘴裡,牙尖紮進筍子裡,舌尖立即分泌出唾液,她忍不住閉上眼睛享受。
脆嫩清甜,久違的美味。
比起仙桃幹要美味多了。
無人與自己争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