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我知道你意思,等嗓子好了再說。”周奶奶一錘定音。
周家人的生意有聲有色的開了起來,尤其是粥粥又開發了不少菜色,現在的攤子主要是中午賣盒飯為主,早上都不買早點了,真的是忙不過來,和現代的食堂一樣,每天準備三葷三素的菜,而且粥粥還換着花樣的的做,每天都要在蒸上滿滿的三鍋米飯,一中午就全賣光了,就這樣還有人搶不到呢,一直催着周家人再開新的攤子。當然也有人眼紅,學周家人的鋪子,還找人抹黑,但是周二哥一向會做人,再加上碼頭那邊的工人本來就有自己的圈子,誰家攤子做的好吃便宜,要是有人來破壞,他們第一個不讓。
粥粥經過這小一個月,也成功的通過新師傅的考驗,主要是每天要炒大鍋飯,臂力早就練出來了,現在她颠五斤重的大鐵鍋半個小時後桌面還是幹幹淨淨的,而且為了生意能一直能一直很好,粥粥不斷的學習,畢竟大鍋菜誰都會炒,就看誰炒的好吃,給的分量到位,要不然也不能還不到一個月,周家人就掙了五十兩銀子,周父等大兒子考完了,就準備辭掉賬房的工作,加入擺攤大計。
三月初一,周家人難得都休息了一天,今天就是周大哥鄉試的日子,周奶奶和周爺爺被強迫留在家中,今天送考生的人多,兩位老人畢竟都是上了年紀的。周奶奶又一次的抖起了腿,“老頭子,你說大孫子行嘛?”
周爺爺神情淡然的說了句“肯定行,我都和祖宗們說好了,你就放心吧。”
省城貢院門口人頭攢動,周大哥拜别了父母弟妹後,走到了書院的集合處,周二哥所在的省城名為安省,算是科考大省,雖然沒有向江南那邊那樣文風昌盛,但也是出過狀元的省份。
各地的生員齊俱一地,摩肩擦踵,周李氏在馬車上掀開簾子,說了句“文曲星君保佑我兒高中,”足足說了三句,才放下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