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緣在前面帶着路,衆人跟在後面進去。
折枝出來後還從沒去過寺廟,現下看着周圍也覺十分新奇。
他們又轉了兩層台階,才從門進入,左側是圍欄,外面便是山中草木,圍欄内側立着兩排木架,上面懸挂着一排排金鈴,有風吹過,清清脆脆地響,鈴音随着風可以蕩很遠。
右側又是兩列台階,中間則是精美的浮雕,沿台階往裡走去便是大殿。
直走還有個二層小閣樓,二樓的走廊外也懸挂着鈴铛和祈福帶,在風裡悠悠蕩着。
見折枝多看了兩眼,妙緣便解釋着:“這些都是來寺裡拜佛的修士們留下的,雖然有些不修此道,但也想求個好兆頭。”
“這寺廟也是神殿一大特色呢,每次神殿論道,都會有好些修士來這裡拜一拜。”陽烏也說着。
他們往大殿走去,大殿前後貫通,兩側分别有兩座佛像,折枝不認識,妙緣則向她一一介紹。
走出大殿,又是一片空曠的廣場,中央有一個小池塘,裡面遊着幾尾紅色錦鯉。
廣場側面立着一個長方形的鼎,裡面盛滿了水,上面浮着些香灰,鼎旁是供奉着香火。
廣場直走至盡頭,便是寺内最大的神像,供奉香火的鼎在神像殿外露天處。
折枝四處看看,然後跟着妙緣去到後山僧人休息處。
離朱因為口渴,早早跑到這邊喝了兩大碗白水等着他們。
見他們到這邊了,腳下生風地跑過來:“我看見後面的小沙彌在做飯,很快就能開飯了。”
修士們對于辟谷均不強求,修仙界膏腴之地,物阜民豐,不差他們這幾口吃食。
而且許多世家大族都分有世俗家族,吃食等日常用品也可從俗世中購買交易。
早知道他們今日要來,妙緣早早收拾出了一個飯廳。
開飯時幾人便圍坐在大圓桌旁一起吃。
雲千載輕輕笑着道:
“記得隻有還年幼時,在家族裡常常會和父母兄弟姊妹圍坐在一起吃飯。”
“是呢,”
山谷臣回憶着自己年幼時,
“那時候還常常被長輩教訓食不言寝不語,壞了規矩要被打手心。”
遂風分着碗,笑山谷臣:“那也算養生了。”
離朱倒沒被嚴厲管束過的煩惱:
“我吃飯的時候就沒被這麼管過,不過我也好久沒回家和父母姊妹一起吃團圓飯了。”
“你們都這麼和諧,我在觀裡的時候還常常和師兄弟們因為誰洗碗吵架拌嘴呢。”
道一笑着插嘴,
“打爛了碗還要被師父一頓揍。”
陽烏幼時則和衆人不同:“我們吃飯時一般會有幾道菜下了毒,誰吃到誰倒黴。”
“嚯,你們從小培養醫毒之術啊。”離朱驚歎。
“是啊,而且長輩不會幫你解毒,隻能自己解,解不了就乖乖受罰。”陽烏歎了口氣。
山谷臣笑着問:“頓頓都吃得膽戰心驚的,豈不是會消化不良?”
“習慣了就好了。”陽烏說着,有一種輕舟已過萬重山的釋然之感。
折枝幼時迫于環境而辟谷,倒沒他們這種經曆,此刻注意力全在飯菜上。
眼睜睜看着小沙彌将幾道素菜擺上了桌子,然後就再也沒有菜端上來,她等了一會兒,問:
“這就沒了?”
雲千載笑得有幾分寵溺:
“沒了,你嘗嘗看,妙緣寺裡的齋飯味道也很不錯,很值得一試。”
“全是素菜?”折枝再次确認。
衆人失笑:“寺裡都吃素菜。”
“好吧。”折枝微微歎氣,不過嘗過一口菜後眼睛很快亮起來,“好吃的!”
頓了頓,又道:“青菜比平時的好吃!”
“後山新建了兩個小廂房,能看見銀川瀑,也很涼快,飯後可以去那邊休息一會兒,”妙緣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