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鹹陽北坂上的故宮都是修舊如舊,能夠從完全掉漆的一方木箧裡摸出三枚生鏽落灰的半兩錢。
然後,由從犄角旮旯的書架上,取下一卷仿佛馬上就要散架的竹簡。
那是篆字抄寫的《易經》,差役們小心拂去了上面的蛛網。
拿到了占蔔工具,三世皇帝讓奴仆們退下、關嚴門,然後回到正席的幾案旁,一把将那些連篇累牍的公文推開,讓案頭上僅剩下了希臘文《塔納赫》二十二卷。
腋下夾着《周易》卷軸,三世皇帝将三枚孔方兄攥在手心,雙掌抱拳,低頭閉目,用内心最深處的心音叩問在上之靈:
“我,扶蘇,再消耗一顆生命樹之種,
“啟動那裡外裡雕滿蛇形的‘高鼎’,
“召喚那揮舞閃電的‘萬人不死軍’,
“能否成功摧毀高聳入雲、環繞齊地的息壁,
“進而入侵齊地的大公國,抓回詩書傳家的儒生們為恢複華夏文化效力?”
一睜眼,陛下将三枚半兩錢擲到了希伯來聖經的卷軸之上——
三枚銅錢落下,竟然都是印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篆字的正面!
扶蘇在心裡記下結果,然後将上述過程重複了一遍。
這回,落在神聖卷軸上的三枚舊式銅錢,竟然依舊全是陽面!
“神了!”陛下心想。
然後,又抛了第三次。
結果,三枚銅錢仍然全是正面!
有點難以置信,扶蘇愣愣地抛了第四次。
結果,得到了第四條陽爻!
“如果六次都是陽爻,”陛下心想,“那麼就會得到《易經》六十四卦之中的第一卦,乾卦。那可了不得了!”
想着,他抛擲了第五次。
三枚銅錢落下之後,竟然依舊保持着一緻的面貌——
可這回,全都是刻有雲龍紋的背面。
于是,得到了一個沒有變卦的陰爻。
最後,扶蘇第六次在心中問出問題,将三枚鏽迹斑斑的銅錢抛向空中,落在《塔納赫》的卷軸上——
全是銅錢背面!
這樣,從下往上,就是陽爻、陽爻、陽爻、陽爻、陰爻、陰爻,構成了四條實線、兩條虛線構成的一個本卦。
并且,沒有任何變卦!
陛下翻開《易經》竹簡,找到這個卦象,六十四卦中的“大壯”。
周文王為這個卦寫下的卦辭隻有兩個字: “利貞”,堅貞則有利。
“大壯”。“利貞”。
但看這些字眼,扶蘇就隐約感到算出來的這個卦,不僅跟自己的問題強相關,而且做出了積極預示。
但是具體的預示,還需要看《易經》中對六爻分别做出的爻辭。
自下而上第一陽爻,爻辭大意是:蔔問者的強壯體現了在腳趾上,是兇險的征兆。
“真準啊,”扶蘇心想,“大秦帝國現在不就是盛極而衰,亟需改革了嗎?”
第二陽爻,爻辭意思是:隻有堅貞不屈,方可逢兇化吉。
“很贊同,”陛下心裡評道。
第三陽爻指出:小人用盡強力,君子則不這樣,因為堅持的狀态,就像是一頭公羊撞向藩籬,羊角被卡,不能進退。
“羝羊觸藩,”扶蘇心想,“這四個字,用來形容朕用意念連結萬人時的感受,再恰切不過了。”
第四陽爻強調:如果堅持到底,公羊必定脫身,強大的力量就像車輪一樣滾滾而前。
“對哦,”陛下心想,“通過高鼎召喚出來的軍團,發射閃電為武器,的确是不可阻擋的。”
第五陰爻:問題解決,蔔者會喪失羝羊般的力量,但是無需後悔。
“每次動用高鼎,”三世皇帝感慨,“都會消耗一枚生命樹之種,或者幹脆稱為‘扶蘇’之種。但若能取得勝利,那是完全值得的!”
最頂部的陰爻:公羊又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但如果能認識到時局之艱,那麼也能有吉。
這最後的爻辭,倒是讓扶蘇感到意外和費解。
“這似乎在說,”陛下說,“勝利之後,新的問題會出現。必須及時發現問題,才能逢兇化吉。”
“究竟是什麼新問題呢?”他陷入了沉思。
但很快,陛下覺得自己想多了。
“管那麼遠的事情做什麼?”扶蘇一拍大腿,“朕,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啊!”
壁挂機械鐘的指針,趁着陛下冥思和占蔔的時候,鳥悄悄地又從正上位置的“午夜”,移動到了希臘文刻度“雞鳴”,然後到了“黎明”。
現在,指針接近了正右位,大約位于“日出前二刻”的位置。
換算成舊式時辰,就是“卯正前二刻”。
昨天這個鐘點,皇帝陛下還在銅宮裡與囚徒攀談。大眼睛落地窗外,黑壓壓的烏雲遮住了陽光。
但今天,冉冉升起的夏日,已經早早從東方露出了光芒。
“來人!”陛下用勾玉吩咐外面的差役,“朕要用膳、換衣!”
勞思了整整一晚上,三世皇帝的确也餓了。
對于進上來的魚子醬、白面包、無花果和新鮮羊奶,破天荒地照單全收了。
要知道,扶蘇在吃的問題上,總覺得每日的禦膳不對自己胃口,但是嘗遍了宮裡宮外的各種美食,全都讓他感到略有反胃。
以至于,原本八歲之前明明是個小胖子的扶蘇,在之後的歲月裡往往吃幾口飯菜就不想再吃了,一直是個瘦巴巴的老爺們。
這個怪現象,三世皇帝一直也都無法解釋。
早膳之外,陛下對于仆役進上來的新衣也不滿意。
“朕今天不穿這種露胳膊露腿的希臘服飾!”三世皇帝不悅道,“給朕找一身始皇帝時代的深衣來!”
舊宮的差役全都穿着中原傳統的黑色皂衣,但這當然不能給萬乘之尊穿上。
銅宮裡的那個肥碩的囚徒倒是穿着華麗的交領袍子,但瘦巴巴的扶蘇顯然撐不起來。
找來找去,差役們在東宮寝殿找到了一套始皇帝時代的戎服,也就是官兵穿的作戰服。
扶蘇一看,竟然是自己三十多年前督雲中軍時的袍服,并且穿上去十分合身!
很滿意,皇帝陛下痛快地洗了個澡,然後換上了這身戎服。
這時候,他那棕白色的卷發已經長到能夠蓋住耳廓。
倘若再長一點,扶蘇就把頭發紮成發髻了,一如舊時中原男子的發式。
如此打扮的三世皇帝陛下,迎着日出之光,步出東宮大殿,又一次啟動了停在台階下的禦用維摩納。
收縮頂蓬,踏入座艙,扶蘇駕駛着天外載具,從大雨沖刷的石磚上騰空飛起,往渭南新都的阿房宮方向飛回去。
晴空初霁,氣息如泥。
大秦的舊都新都,已然開始在金燦燦的旭日下忙碌。
縱橫交錯的道路上,穿梭着無數早起的百姓,不少還會仰頭朝空中劃過的紫色維摩納投來注目禮。
但他們無從知曉,自己的命,已被三世皇帝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