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主席說:走這麼遠的路。讓她留下吃了飯,才走的。
當時主席住在北門内鳳凰山麓的李家窯洞。中央黨校在延安城東北五公裡處橋兒溝鎮。
不知從何時起,她就住下不走了。主席說:‘不走了,好嘛,有地方住。’當時主席住着三間石窯洞,左邊是書報室,中間是會客室,右邊是主席的辦公室和寝室……
當然,這一切的安排,都是張部長的指示,若沒有部長的指示,李雲鶴也沒有這麼大的膽子;再說,要是沒有張部長的安排,李雲鶴也無法進入主席的住地。
随後,李雲鶴随主席轉戰陝北,任中央縱隊直屬隊協理員。1949年春,李雲鶴随中央機關,從陝西到達北平。
這就是,‘天生美人自陝西歸來,建國後,住在中央機關,生活也就漸漸安頓了下來’。”
老學究:“那‘長弓在地【1】,危而不危’……有作何解釋?”
淳于溷:“姓張的,給農村出身的李雲鶴鋪就的道路,看似危險,其實并不難!”
老學究:“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裳色更鮮……作何講?”
淳于溷:“從陝西回來的女子,一步登天,正是把‘琵琶’彈的出神入化,技藝超群啊!‘皎皎’是白色的意思,這裡多少帶點兒她名字的意思;‘皎皎’還有樸素之意,說明,李雲鶴自從來到延安,直到去世,一直穿的十分儉樸;‘皎皎’還有面容姣好的意思,山東女子的美,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
加上“色更鮮”,是說,面容姣好、穿着樸素、年僅25歲的李雲鶴,卻有過五次婚姻了……”
“噢,”老學究笑道,“這樣,最後那句‘此時渾迹居朝市,鬧亂君臣百萬般’……就好理解了。就是說,文`革時期,李雲鶴等人亂國的事,但就像那兔子的尾巴,他們猖狂不了多久!”
淳于溷附和道:“對,就這個意思。”
老學究又問:“如果說,42 象是說二十世紀後期的事,那麼,43 象說的就是現在啰?可是根據卦象,沒有一點兒說的準的地方。”
淳于溷道:“那就是,還沒有現象!”
老學究覺得淳于溷,對42象解讀的頗有些道理,便道:“要不,咱倆在聊一聊43 象?”
淳于溷說:“行啊,你先說一說谶頌。”
老學究道:“第四十三象的谶曰----君非君,臣非臣;始艱危,終克定。
頌曰:黑兔走入青龍穴,欲盡不盡不可說;惟有外邊根樹上,叁十年中子孫結。
金聖歎注解:此象疑前象女子亂國未終,君臣出狩,有一傑出之人為之底定[平定],然必在三十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