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感慨道:“原來如此。”
夫人才知道自己對長孫無忌和皇上的認知是多麼的淺薄,雖然李績很多話都是猜測,但夫人相信自己丈夫猜測的能力。
夫人接着想到李績提到的另外一人,同為顧命三大臣之一的褚遂良,于是好奇的問道:“大人剛剛還說顧命三大臣不同,現在妾身知曉長孫監國是想把皇上教導成一位他認為的優秀的皇帝,那麼褚遂良褚大人呢?褚大人是何意?”
李績道:“褚遂良?他是先帝的一位忠臣,隻怕要可惜了。”
夫人道:“大人此言何意?既然褚大人是忠臣,又可惜什麼?”
李績搖頭道:“我說了,他隻是先帝的忠臣。褚遂良其人博學強識,素有才名,先帝曾評價褚遂良:‘褚遂良性耿直,有才學,竭盡所能忠誠于朕,若飛鳥依人,自加憐愛,立身之道,不可無學,遂良博學,深可重也。’此話褚遂良引以為傲,這也就有了小鳥依人的美談,(典故,小鳥依人)。”
夫人點頭道:“先帝善于用人用賢,小鳥依人的确為一時之美談。”
李績道:“夫人可知褚遂良如何看待當今聖上嗎?”
夫人道:“妾身不知。”
李績道:“先帝在彌留之際曾對顧命大臣有言道:“卿等忠烈,簡在朕心。昔漢武寄霍光,劉備托諸葛,朕之後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公輩所知,善輔導之。”又對彼時太子道:“國之大事,無忌、遂良在,汝勿憂天下”,夫人可知這是何意?”
夫人道:“先帝也知道太子仁孝,但做聖上的能力可能不足,所以以漢武寄霍光,劉備托諸葛為例。”
李績道:“不錯,所謂知子莫若父,先帝自然知曉太子能力的欠缺,不止先帝知曉,長孫無忌,褚遂良,何人又不知呢?褚遂良性耿直,更是對先帝此言深以為然,我聽聞褚遂良私下有言:皇上執掌天下如小馬駒拉大車,心有餘而力不足,需要朝臣的輔佐。這非該臣子所言,所以褚遂良隻是先帝的忠臣,而不是皇上的忠臣,他是奉先帝遺命輔佐皇上治理天下,可是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褚遂良卻隻做先帝的忠臣,言必稱先帝如何如何,試問哪一個皇帝能接受這樣的臣子?所以我才說褚遂良是一個好的忠臣,但他隻是在做先帝的忠臣,如果他不改變的話,隻怕最終的歸宿會不盡如人意。”
李績對褚遂良所言一語中的,這時候的李績甚至還不知曉褚遂良在紫宸殿對李治的慷慨陳詞,還不知道褚遂良“乞骸骨”後被如意針鋒相對,不然會更加肯定李績的想法。
夫人在李績說完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之後看向了自己的丈夫,顧命三臣,李績也是其中之一,所以自己的丈夫對皇帝是什麼看法呢?夫人就問了出來:“大人又是如何看待皇上呢?這是否與大人事事置身事外有關?”
李績沒有驚訝夫人的提問,現在他就是在解惑,李績道:“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雖然都是忠良之士,但他們都被先帝的存在蒙蔽了眼界,要知道先帝這樣的明君并不是誰教導出來的,而是真正的天選之子,天下皇帝何其多,堪比先帝這樣的能有幾個?隻有始皇帝和大漢武帝這樣的人傑可以和先帝相提并論,有先帝這樣的珠玉在前,誰能算得上優秀?所以他們對皇上的期待超過了本該的限度,他們覺得皇上差先帝多矣,我卻覺得皇上内秀于心,不然怎麼會想到用廢後之事意圖收回皇權呢?因此我難以苟同長孫無忌的觀點,我認為他可以把皇上教導成更加優秀的自己,而不是和誰一樣的優秀,不管這個優秀的人是魏王還是先帝,皇上的根本應該做自己,人做不了優秀的誰誰,隻能做更優秀的自己,長孫無忌是在緣木求魚,舍本逐末。至于褚遂良,成也忠臣敗也忠臣,先帝已經駕崩,褚遂良就應該以侍奉新帝為主,先帝為輔,而不是奉先帝遺命為主,侍奉新帝為輔,主輔不分,這是先帝餘威難消啊。”
夫人道:“所以大人以為該怎麼做?”
李績道:“即為輔政大臣,現在皇上已然可自行自立,那就應該還政于朝,将先帝三分的權柄歸還與皇上,而不是掣肘與皇上。”
夫人知道李績口中的三分權柄是當年先帝駕崩時在三位顧命大臣面前将皇權三分,長孫無忌一份,褚遂良一份,李績一份,這樣三位輔政大臣各自持有一份皇權。
夫人道:“既然如此,大人又怎麼不去支持皇上呢?将大人手中的權柄歸還皇上。”
李績搖頭道:“非不為也,是不能也,現在皇上并非長孫無忌的對手,我歸還了權柄隻怕會落在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的手中,而不是皇上的手中。”
夫人才知道李績的良苦用心。
夫人道:“大人,還有一事,不知大人怎麼看?”
李績道:“是廢王立武之事嗎?”
夫人點頭道:“是啊,大人,廢王立武,“廢王”也就算了,可這“立武”是怎麼可能的,妾身是怎麼想都想不到當年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無家可歸的武氏孤母和寡女是怎麼能夠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的?将要染指皇後娘娘之位,要知道當年我們可是在武士彟亡故後和武氏退婚,主動毀了這一樁姻緣,因此思文還對我們這做爹娘的多有怨怼,早知如此,我們又何必多此一舉呢?也不知道宮裡的武賢妃娘娘心中是否還在埋怨此事。”
李績無言一陣道:“在當年之後我曾經有幸見過武賢妃兩次,一次是在先帝時的蝗災事件中,當時我就看此女非同常人,當時廢太子李承乾臨陣脫逃,時年還是晉王的皇上更是稚嫩,她居然可以挽狂瀾于既倒,解決了世家妄圖憑借蝗災引動民變的陰謀,這非是一般才能,第二次就是在先帝駕崩之時,她還稱呼我一聲世伯,時過境遷,沒想到她居然能成了皇上的賢妃,甚至皇上願意為了她廢王立武,這我也很意外。”
夫人感慨道:“是啊,且不說其他的,也不知道這對我們是福是禍了。”
夫人話音剛落外面就傳來了國公府管家的聲音:“大人,門外有賢妃娘娘求見,不知大人何意?”
這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到,李績和夫人互相看了一眼,不知賢妃娘娘所來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