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慧德的僧房與其餘四十四間僧房沒什麼多大區别,真要說什麼不同,那便是多了書架、陳了佛書,一張木床比一般寺中弟子的木床來的稍稍大些,一邊緊緊抵着房牆。
悟平到時,他師父主持端直身、在榻上盤腿打坐,榻前大師兄悟行亦已盤腿于地上張團墊上坐好,悟平看到他二人,合掌執禮問候,
“師父,大師兄。”
“師弟。”悟行執禮相回。
“嗯。”慧德慈顔悅色,一手豎起,一手持着寺中代代傳下的菩提子佛串珠,言道,“快也來坐吧。”
話語間自是指在悟行右側、離他隔出分毫的另張蒲團墊子。
悟平就着那張墊子坐下,問說,“師父召弟子來,是何事?”
慧德轉了手上佛珠,道,“北林寺拟在十月初辦佛門大會,廣邀天下佛門中人,本寺也接到邀請,欲派悟行與你前去。
悟行素來性子穩重,通讀佛法又是寺中的大弟子,去是自然。而悟平你,你雖時而難靜下心,可好在亦通識佛門經典,有悟性内在通透,性子活絡正好可與悟行互補,便與你大師兄同去。
料想天下佛子齊聚一堂,必是難得的盛況,旁聽那等佛門盛會,會使你二人于佛法上精進不少。
這便決定了,五日後,你二人即啟程出發。那北林寺在廣甯道,距此萬裡之遙,風調雨順、平原富庶,步行往返需時五月,雖當下不過七月中,可你二人不妨借此多遊曆修行,所以早行出發,寺中會稍備銀錢,你二人還需持缽盂化緣方可。”
“這~”悟平聽師父所講,小小驚出了聲——北林寺在哪?他聽過可毫不清楚,也沒興趣去那,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狗窩,況且五日,五日有些緊了,他稿子還差些。
然聽悟行道,“主持既吩咐,弟子清楚了,依主持所說,弟子五日後出發。”
大師兄去啊~,悟平暗忖,眼珠子默默一轉,想到大師兄既去、那他也去吧。大師兄為人老實、忠厚,佛法讀的雖好可從未出過寺門,二十年間真猶如白紙一樣,這人世間的波詭雲谲、紛繁門道他哪清楚,莫被人欺了騙了寒了心乃至有生命危險…唔,大師兄待他親厚,他說什麼也放不下心丢下他…不妨也出去看看,“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他在覺隐寺中十七年了,不知昔日父王珍愛的大漢河山變化幾何。
如此,悟平遂也應承下來,“是,師父,弟子知道了。弟子願往,與大師兄同行。”隻有五日時間,他卻是得抓緊了,把該辦的、該做的都趕緊辦了、做了,悟平轉念默思。
~~~~~分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