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汗……隻重殺伐?”阿拓想了半天後,試探性地給了一個結論。
“确切地說是大家隻在事關殺伐時才會想到可汗。”諸葛承對着阿拓點點頭,“當然這隻是我這些天裡觀察下得出的結論。你想草原上水草生長完全靠天意,而牧民一旦開始遊牧就四散開來難以聯絡。所謂的可汗既不能促進水草的生長,也左右不了牛羊群要去吃哪片的草,于是在民生一題上,他即使内心想做點什麼,但實際卻什麼也做不了。”
“各部落真正需要可汗的時刻,一種是在部落間因為草場的分配而即将發生幾乎難以阻止的沖突的時候。一名得到各部落承認和尊重的可汗此時可以憑借他的個人威望從中調解,從而幫着部落間避開一場觸之即發的争鬥。”
“而第二種情況則是,若是草原上的大部分部落都遇見了生存危機,通常是來源于大旱或者大寒什麼的。整個草原上牧草都不足,于是牛羊成片成片地倒斃,所有的部落都在挨餓。由年邁的老者開始率先放棄自己的生存可能,然後輪到年幼的孩子,最後剩下那些成年了的,能上馬提刀的男子,他們在可汗的帶領之下将目光轉向南邊,那個最後可能得到賴以生存的糧食的地方。”
“可是南邊的漢人不是任人宰割的牛羊,他們的糧食也不是隻靠着放任不管,就能天生天養自己成熟待收。因此哪怕胡人下一刻就要餓死了,那也不是漢人平白貢獻出他們維生的糧食來救胡人的理由。”
諸葛承說到這裡,阿拓自然也明白了:“天道如此,漢人與胡人争的是彼此的一線生機,所以這兩種人一旦遇見就……唯有殺伐,赢了的那方活下去,輸了的就……死去。”
“阿承,一定要這樣嗎?”阿拓皺着眉頭看向諸葛承,盡管他自己已經得出了結論,卻遲遲不願意接受它,“我們之間,胡人和漢人之間,一定要這樣嗎?一定……隻能這樣嗎?”
“所以阿拓,你要當胡人們的王。”諸葛承這一句話說得有些激動了,于是在尾音上不可避免地帶上了一些顫抖,“王的責任,王的索求,王的抱負,王的遠慮,這一切都不是可汗可以比得上的。”
諸葛承重新彈起一曲,這首曲子明顯婉轉了許多,不同于之前彈琴時的沉默,他邊彈邊順着音律的節奏繼續說着他的理論。
“王要替百姓未雨綢缪,你自然不能将整個國家所有的供糧都壓在風險很大又無法貯藏的牛羊之上,于是你要将百姓中的一部分人賴以為生的手段從放牧變成農耕,在全國範圍内廣建糧倉,用存糧應對可能的災害和危機。”
諸葛承的琴音由委婉慢慢加快,其中多了一些工整又重複的和弦。
“你要協調這些新晉的農民和原本的牧民之間的關系,不能讓他們一有矛盾便用争鬥解決,一想親近又不顧及輩分親族肆意通婚。你要用法律、道德和倫常而不是他們自己的欲望來規範人與人的關系,貴族與貴族,平民與平民,讓他們各行其事各歸各位。”
而後剛剛那段金戈鐵馬的旋律又再度出現,但有了前面兩段的鋪墊,它聽起來就不像最開始獨自出現時那樣突兀了。
“當你做好了所有民生的準備,你的國家就會強大起來,這時候你環顧四周,自然會看見一些和你大體相似又有些細微不同的人,最開始時是鮮卑内部其他的部落,然後是胡人内部的别的族群分支,最後是整體的胡人和漢人。
不像一位可汗隻能被迫急匆匆地選擇劫掠,身為王的你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戰争也好和平也罷,你總可以自己選擇正确的時機和正确的方式來更好地保護你的國家和子民。”
當那段殺伐之音過去之後,音律又回到了最初的平緩,這時候的諸葛承對着阿拓微微笑了笑後,撥完了最後那個弦音。
“這才是王。”
“是的,我明白了。”
阿拓這時候也笑起來,關于諸葛承剛剛所說的那些他隻是模糊而本能地實踐着,比如他選擇暫時放任那些反叛的小部落而不是将他們滅族。他的部下們指望他行可汗的道,但卻想行王道,于是這兩者之間的參差自然造成了那些人的不滿。但現在經諸葛承解釋過後阿拓明白了,就算他們再不滿,他也得繼續行他的王道,或許終有一天,他們會因此而感激他最開始時的選擇。
“我要做的是胡人的王而不是可汗。”
“你想明白了就好。”諸葛承突然對着阿拓眨了眨眼睛,“這樣的話,我是不是就算還清了你上次替我收拾善後的情了。”
“當然。”
這倆人對視着,臉上的微笑漸漸變成了暢快大笑,天生的王和天生的宰相仍舊難免偶爾陷入自我懷疑,但好在他們又從對方身上找到了對于彼此正确的認知。
“阿承。”
“嗯?”
“今日軍議後方針已定,我會全力攻擊窟咄和獨孤部,隻要瓦解了他們的勢力,其他小部落的人心自然就會安定了。這樣的話,我會帶走大部分王庭裡的青壯,隻留一支基本的力量守衛王庭的财産,還有留下來的老弱婦孺們。”
“盡管我目前不想去進攻那些小部落,但卻不可不防他們可能的針對我的動作。好在王庭部落的草場非常大,那些有經驗的老人屆時會帶着部落小範圍的遊牧,以避免可能的襲擊。不過即使這樣也并非萬全之策,如果你願意破例幫我一次的話,我走時會把那支留守的力量交給你,那樣有你守着我的後方,我就能放心外出征戰了,可以嗎?”
畢竟諸葛承還沒答應阿拓出仕,所以阿拓隻是抱着期待問一問,如果諸葛承真的說不的話,他也不會多說什麼。
“好,我會盡全力保證你的夫人和未出世的孩子的安全的,你自己也要……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