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早去城裡買的,還有阿爺,我已經領了你的軍書去軍營裡報過到了,今天回來和你們說一聲,明日起我就要去營裡待着了。”
“什麼?!你去從軍了,你一個女兒家,這怎麼使得!!”花木蘭的娘還在那裡糾結男女的時候,他爹卻直接沉下了臉。
“簡直胡鬧!你跟我來,我們現在就去營裡讓那些軍差知曉你是個女兒身!我這個當爹的不需要做女兒的人拿命來給我盡孝!”
花木蘭有些驚愕地看着她的父親,他從來都沒對着自己這樣大聲過。相反的,因為她從小懂事又機靈,花弧一向不吝啬把一些本該教給男孩子的東西也一并教給了她,小時候花木蘭想學射箭騎馬,花弧還特地去拜托當年和他爹相熟的老牧民來教自己的女兒。
大概也就是因為這樣,當這一家人聽到可汗的傳令官第十二次從軍書上讀出花弧的名字的時候,花木蘭腦子裡閃過的第一個念想就是她可以代父從軍。
然而這個在花木蘭原本的盤算裡算得上是皆大歡喜的解決方法,卻換來了一向慈愛的父親的暴怒,而他的憤怒甚至還在累積,直到完全爆發出來後變成了失聲痛哭。
“我花弧這一輩子到底是有多懦夫,所以年輕的時候要自己的阿爹代我從軍,老了又要自己的女兒代我從軍。木蘭,如果你和你爺爺一樣從了軍最後死在外面,你說阿爺到底還有什麼臉面接着活下去?死了又有什麼臉面去地下見你們?”
至此花木蘭終于知道了她爹娘一直對她隐瞞的故事,她隻知道她生出來的那年爺爺死了,可家裡人每逢祭拜的日子卻隻能面向南方點上幾支香,原來她的爺爺也是因為跟着以前的可汗出征最後客死他鄉。
“阿爺,你要相信木蘭,師父一直說我學得很好,騎射的本事就像是從小在故鄉草原裡練出來的孩子一樣。木蘭也明白戰争的殘酷,兩軍沖殺時一個不小心就會沒了性命。我也不怕您生氣,比起一輩子都在種地的您來,隻有我去才能更好地在危險地戰場上活下來,換成您去的話才是真的又要客死他鄉了。”
“同樣的,您遠比木蘭懂得怎樣種地,今年的雨下得比往年都要遲,家裡的這點莊稼雖然及時都種下去了,但隻有您時時刻刻地照看着,才能确保今年的收成不會出問題。”
“所以于情于理,隻有您讓木蘭去從軍,自己留下來種地,才是最好的解決眼前困難的辦法。這不是孝與不孝,胡不胡鬧的問題,隻有這樣,我們一家老小才最有希望好好地活下去。”
花弧知道花木蘭說的是對的,可是這絲毫無助于幫他緩解自己的悲傷。
“木蘭,阿爺舍不得你啊……”
“阿爺,阿娘,你們放心,木蘭會小心謹慎,我一定會完好無缺地回到你們身邊,你們和小弟也一定要好好地活着,我們一家人一定會有再次團聚的那一天的。”
于是當晚花木蘭就告别了全家,牽着她新買的馬,帶着她剛得的刀,随着拓跋焘的大軍一起,踏上了北伐柔然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