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禦刀法[東晉] > 第209章 夢一場[一]

第209章 夢一場[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就算如此,那些大臣們上朝觐見依舊每個人都戰戰兢兢,無論是報喜的報憂的都不敢随便多說一句,生怕哪一句說得不好就犯了拓跋珪的忌諱。但還是有些話說得不小心的,直接就撞在了拓跋珪的刀口之上,輕則訓斥重則治罪,總之朝野上下一片愁雲慘霧。

那段時間裡,朝中衆臣無不祈禱丞相吉人天相趕緊早日康複,好把那個眼看着離暴君隻差一步之遙的人,重新變回他們那個雖然有點嚴肅,但總歸還算是通情達理的開國明君。

2.

其實拓跋珪是反對諸葛承一直住他的丞相府的,這些年裡他一直希望諸葛承晚上和他同睡一間寝殿。原因倒不是方便他們做那些簡單的情愛之事,這種事對他們來說也不是不行,但大多數時間裡他們都累得沒時間顧得上這些。

拓跋珪之所以這麼堅持,是因為他們這一路走來樹敵無數。

關于他們那個胡漢融合的政治理想,說得好聽點叫不偏不倚保持中立,實際上則是兩邊得罪人。拓跋珪因為他的“偏袒”漢人的政策,讓一堆胡人貴族不滿到整個部落舉族叛亂。而諸葛承則因為的“幫助”胡人屠殺漢人,一步步侵占漢人最後的土地和家園的行為,導緻他的家族徹底與他決裂了。

諸葛家本來隐居的那一支的族人紛紛開始去南邊的朝廷出仕,各種諸葛家祖傳的手段盡出,隻為了攔住諸葛承“南侵”的腳步。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益州還沒最後統一的緣故,蜀中之地身為諸葛家的大本營,被經營得好似銅牆鐵壁一般。諸葛承的叔伯兄弟們甚至請出了當年諸葛亮留下的保命大陣,而目的則是對抗他們家自己這一代最傑出的一位直系成員,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巨大的諷刺。

因此無論是胡人還是漢人,在朝還是在野,這世上想對他們不利的人數都數不過來。隻不過他們各自身為天下至強的矛和盾,彼此配合默契讓敵人找不到弱點,才在短時間内,力壓一衆反對勢力達成了他們的目的。

可是他們的敵人裡不光有那些正大光明的要在戰場上和他們決勝負的人,也有很多想走那些陰暗路子的人。所以他們也經常要面對深夜熟睡時,有人摸進來要暗殺他們的情況。

拓跋珪既不放心将諸葛承的安危托付給那些在他看來沒半點用的侍衛們,也不敢完全依賴諸葛承自己的機關獸獨自守夜。他恨不得日日夜夜都能把諸葛承栓在身邊,也好在萬一有事的時候能親自保護對方。

拓跋珪打算的很周到,可惜諸葛承有他自己的考量。

在他們離一統天下還有很長一段距離的時候,身為丞相的諸葛承就開始替他的皇帝打算他的身後名了。這個問題自拓跋珪還在關外時就一直糾纏着諸葛承,直到他終于想明白,他們倆個已經在太多大事的原則是非上違逆世人的願望了,那麼在私人感情這種相對來說小一點的事情上,就應該适當地做一點讓步。

縱然他們是,縱然他們想,縱然他們已經權勢滔天可以滿不在乎,卻依舊需要堵天下人的嘴和筆。所以不知何時起,諸葛承隻稱“陛下”不再叫“阿拓”,不管讨論事情到了多晚,都要堅持起身回他的丞相府。

拓跋珪其實明白諸葛承的心思,他們也為這件事辯論過很多次,拓跋珪甚至難得的對着諸葛承怒吼過。

“我們這一輩子能讓天下一統胡漢歸一已經是足夠得償所願了,為此你我都已經是遍體鱗傷了,難得剩下的一點點隻屬于我們的時間,我們為什麼不能随心所欲地按我們想要的方式去過?我已經是皇帝了,你也已經是丞相了,那種虛無缥缈的身後名難道還能比得上我們活着時片刻的安甯幸福嗎?”

“可是……你真的是個好皇帝,本就配得上所有的那些歌功頌德,我想讓世人都知道這點,也想讓今後的曆史也能記得。”

當諸葛承紅着眼睛用他過分柔軟的聲音提出請求,拓跋珪隻能宣告投降,再沒有強逼諸葛承留宿皇宮。隻是他還是忍不住想聽諸葛承叫他阿拓,而諸葛承也能理解對方的心思,于是私底下在被哄到心情極好或是逗到快要生氣時,都會如拓跋珪所願繼續用阿拓來稱呼對方。

可是這一次諸葛承的病來勢洶洶,他一路昏昏沉沉根本沒有幾分清醒。以前諸葛承神魂受損時隻是昏迷着沒有反應,這一次卻是帶着高燒嘴裡反複呓語着:“阿拓,我疼。”

諸葛承嘴裡每無意識地說一次,拓跋珪就覺得像是被無形的利器砍了一刀,他們兩個幾乎就是一個躺在床上熬,另一個坐在床邊熬。而好不容易熬過來的諸葛承徹底清醒後,看清拓跋珪滿臉憔悴的樣子,還以為是對方病入膏肓了。

等到禦醫終于說諸葛承的身體情況可以移動後,拓跋珪迫不及待地把諸葛承帶回了皇宮。而諸葛承也難得的沒有再反對,這才讓拓跋珪時隔許久後終于睡了幾天安穩覺。

可是拓跋珪的安心還沒過去兩天,下朝後就看見閑不下來的諸葛承又在那裡看奏章了。拓跋珪是真的怕諸葛承會重蹈他家祖宗那個累死自己的覆轍,卻又不知道到底什麼才能說服對方停下來好好休息。

猶豫之際,拓跋珪突然想起拓跋嗣送來的軍報裡還提到了一件私事,于是像每一個關心自家孩子的父親那樣,想把這事和拓跋嗣的另一位父親趕緊好好商量一下。

“對了,嗣兒來的軍報裡還說,這一次他出征路過虎牢關時,遇到了一個和他同齡的能人。他說對方是法家的鬼谷秘傳,之前一直跟着他那個在前朝做将軍的爹在虎牢關那裡當參軍,隻不過後來随着他爹敗給我後,他就跟着他爹一起退隐了。”

“嗣兒遇見對方時正好因為因緣巧合,對方不知道他是本朝太子,這倆人于是一見如故十分談得來。所以嗣兒來信說這一次平定益州後,他打算在虎牢關那裡逗留一陣,務必要說服這個叫毛小豆的法家秘傳出山幫他。”

“守虎牢關的?”諸葛承果然感興趣地看着拓跋珪,“是之前那個司州刺史毛德祖嗎?我記得你拿下司州後,對方不肯歸順我朝,最後選擇告老還鄉了,他還有個兒子是法家秘傳?”

“就是他,其實毛德祖打仗雖然不如我,但也算是中規中矩,麾下士兵也是訓練有素,他本人也算愛兵如子,雖然為人過分仁善了些,但做刺史正好适合如今天下初定人心不穩的狀況。所以他執意告老不肯為我所用,我還一直可惜了很久。”

“于是你打不了人家老子的主意,嗣兒轉身就看上了對方的兒子?”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