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着她又從櫃子裡最深處拿出黑色公文包,拉開拉鍊拿出紅色戶口本翻到莫岚那一頁,上面還真清清楚楚寫着農村家庭戶口。
能報名參加高考的隻有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複員軍人、幹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
莫岚高中辍學能走的隻有農民自考這一條路,隻要把她的戶口遷移出去改成非農村家庭戶口她就考不了大學。
遷出簡單,由戶主或本人帶上戶口本在派出所寫封申請書就行,而遷入除了結婚、工作、上學就隻剩下購房了。
張桂鳳摸着房産證舍不得,這不相當于白送賠錢貨一套房嗎?
不行!絕對不行!她的房子以後是要留給兒子的!
她眼珠子一轉,索性隻把莫岚的戶口遷出去不辦理遷入不就行了,戶口本一番又看到了礙眼的小拖油瓶。
可惜了,長得雖然好看但是個傻子,不然年紀一到許個人家也是大幾百的進項。
遷走,一起遷走!
遷走卻不落戶她們母女也就成了普遍意義上的黑戶,但這些張桂鳳都不在意,她隻在意自己能不能得到好處。
而此時被惦記的母女兩人正并排在沙發上學習,極其認真連收音機都關了。莫岚咬着筆頭苦思冥想還是沒能從腦子裡調出一點兒有關的知識。
莫語翻看着媽媽從廢品站裡專門給她拿的《6到8歲寶寶常識(雙語版)》,書籍是塑封的上面每一頁都被媽媽用棉布擦過,厚厚一大冊子是各種圖片對應物體的名字與簡短的介紹。
蘋果Apple,配圖鮮豔的紅蘋果,香蕉Banana,配圖一把黃香蕉,再有就是Grandma配圖拘偻着背拄着拐杖的奶奶。
從頭到尾翻過一邊之後莫語已經記得七七八八了,旁邊的英文雖然不會讀但已經認識了圖形,她合上書轉頭就見媽媽已經趴在茶幾上不動了。
莫語睜大眼睛用手指戳了戳媽媽的胳膊。莫岚緩緩扭頭欲哭無淚抱住自己的小寶貝,暖暖的軟軟的女兒,聲音悲憤像極了村子裡即将被宰的大鵝,“小語啊,數學誤我!”
“一個月的時間不可能的,學不了啊!”
莫語信心滿滿探頭看了一眼課本,數字加上奇怪的符号“cos”、“?√”、“㎞”,呆滞片刻。
莫語,莫語也看不懂。
她從沒有接觸過數學也沒有受過系統的教導,就算再怎麼聰明又如何解出來融合了數位先賢結晶的數學題。
但執拗的莫語絕不認輸,她盯着這一頁的算數題瞪得眼睛都要冒火了也還是不懂,不僅如此,不一會兒腦袋還暈暈乎乎的。晴天霹靂,挫敗萦繞在莫語身上,她不情願的承認她不會數學,她教不了媽媽,無精打采地從沙發上拿出《語文》放到媽媽面前。
莫岚立刻來勁兒了,把軟乎乎的女兒抱進懷裡指着課本上的文章一個字一個字的給女兒念故事。
課本裡收錄的大部分是魯迅先生的文章《孔乙己》、《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用詞辛辣又帶着獨特的幽默感,還有那位偉人的論無産階級與革命性變革,還有一篇外國文章的中文翻譯斯大林的《論列甯》。
最後莫語聽了一耳朵的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人民當家做主,可謂又紅又專。
傍晚,莫岚出門去買肉準備給做女兒承諾的紅燒肉。留在家裡的莫語如小老鼠翻箱倒櫃地把家裡所有的書都找出來。
她要幫媽媽賺錢,上輩子她記得書架裡看到過一篇圖文并茂的熬糖辦法,隻要在水果上包裹上脆甜的糖衣就能掙很多很多錢。
外面的書籍她都翻了一遍了還是沒有找到,莫語看向卧室裡的衣櫃,她記得有時候媽媽會從這裡面拿出書信,她直接鑽進櫃子裡面一個不落地往她平日閱讀的地方——沙發開始搬書,這一趟一趟下來直接把沙發堆滿了,她氣喘籲籲地坐下拿起一本快速翻閱起來。
這本不是,另一本也不是。
直到翻到一沓捆成一摞像是忘了賣掉的廢棄的報紙才在上面找到了糖葫蘆的制作方法。
莫語把這頁仔細攤平發現和記憶裡的分毫不差,她把報紙放在茶幾上心滿意足,轉頭又看到了個上鎖的鐵盒子,是被她不小心搬過來的。
回到家的莫岚看到的就是書籍滿地衣櫥被亂翻的場景,她走之前幹幹淨淨的小白面饅頭變成了髒髒饅頭,衣服上是不知道從哪裡蹭的白灰,這一道又一道,看到她來了還笑。
莫岚提着裝滿五花肉的袋子想說什麼又沉默了,比起安靜内向調皮活潑一點兒也不是什麼壞事兒。
但紅燒肉還是變成紅燒肉炖土豆吧!
莫岚走到女兒面前第一眼就看到了茶幾上擺上的報紙,她仔細一看,“小語想吃糖葫蘆了?等後山的山楂挂果了媽媽給你做糖葫蘆吃。”
“不吃,賣了掙錢。”莫語抱着上鎖的鐵盒子回道。
莫岚仔細一想還是覺得不妥,“可現在的山楂都是去年的,不好吃不說,裡面可能還有蟲子。”
“西紅柿、黃瓜……”莫語掰着指頭數着,又想起廚房裡的瓜子花生,“茶葉炒瓜子花生。”
黃瓜?茶葉?
這都是什麼奇怪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