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蘭剛換回的碎銀子取出來,囑咐道:
“我們家的豆腐模具,都是在後街的王木匠家做的。豆腐模具用料不能差,不然泡水幾次就要壞,價錢不低。娘先給你定金,你去和王木匠說要求,能做的話,等他們送貨上門的時候,娘再付錢。”
“多謝娘!我這就去。”
林蘊接過銀子,風風火火地往王木匠家跑。
王木匠的鋪子做的都是街坊鄰居的手藝,各種器具樣式樸實,主打的就是一個結實耐用。
對方剛看到林蘊的身影,立即意識到是要做豆腐模樣。
想到近來林家不止兒子考中秀才,家中的生意也越發紅火,王木匠的心不由得火熱。
“是來打豆腐模具的吧?”
說着,王木匠就想要将之前打好的模具取出來。
“不是,王叔。我這次來是想要請您打一種新式的豆腐模樣,和我們家之前用的不一樣。”
聞言,王木匠當即來了興趣。
“你說。”
林蘊立即對着眼前的模具比劃,将自己心中的要求一一說出來。
王木匠一聽,也不是什麼難的活計,立即答應下來。
兩家合作多年,王木匠也不擔心人跑,對于定金,沒收多少。
林蘊看着手中剩下的銅闆,路過賣布料的鋪子時,買了些家中經常用到的麻布。
王翠蘭看見是家中需要的東西,也沒多說什麼。
翌日,林蘊想着是小弟第一天上學的日子。
雖然這個時代不講究什麼一百分,但她還是用有限的材料,做了油條和兩張含蛋量極高的豆渣餅,擺在盤中,做出一百分的模樣。
“吃了這一頓,學堂上科科考甲等。”
“多謝二姐!”林皓興奮地笑到看不見牙齒。
雖然他不明白為什麼盤中吃食代表能考甲等,但面對二姐慶祝的心情,他還是忍不住興奮。
并且自從昨日确定上學後,緊張的心情也得到緩解。
但令林皓沒想到的是,二姐帶給他的驚喜還不止如此。
“吃飽喝足,才能有精神讀書。今天的午飯,二姐給你送過去,别緊張。”
“嗯!”
林皓感動地重重點頭,像是腦袋快砸在桌上似的。
說完,他快速用筷子夾起香噴噴的油條,塞進嘴裡,響起咔嚓咔嚓的悅耳聲響。
不止是林皓,其他林家人也沒想到就為了上個學,林蘊還要專門送飯上門。
要知道當初林逸求學的時候,都是在許秀才家交了飯錢後,随意對付一口。
這種有人送飯上門的滋味,令林逸心中生出一股嫉妒的滋味。
他扭頭看了一眼小弟,心中暗想:算了,我和一個五歲的小孩計較什麼。
王翠蘭覺得沒必要,剛準備開口,就被女兒頻頻使眼神塞回去。
她順着女兒的視線朝小兒子看去,居然看見兒子眼底泛着一層淺淺的青色,如果不仔細看得話,根本觀察不到。
在林皓擡頭的刹那,王翠蘭隐隐約約還看見眼眶泛着紅色。
這下子,她再也說不出反對的話。
想了想兩個兒子的性格,王翠蘭忽然覺得自己對小兒子的關心有些不夠。
于是,她默認了女兒的決定,并以行動來支持。
在林逸送小兒子上學後,王翠蘭賣力地工作,給女兒搭把手,提早将人趕去外面買菜。
“你就放心吧,鋪子裡有我和你爹,不會出事的。”
“女兒就是覺得雜事繁多,隻有爹娘你們倆幹活太累了。”
“一想到掙銀子,哪裡能感覺到累?”
看到母親連連把自己推着往外走,林蘊也不好再繼續留在廚房。
她帶着母親給的銀錢,外出購買新鮮的食材。
今日出門的時間比往日早許多,街道上還有不少來買菜的農戶。
林蘊隻要是看到補腦子、又新鮮的食材通通拿下。
她出門前,已經在心中想好今日買什麼主菜——魚頭。
以形補形,應該沒什麼問題。
林蘊按照之前的路線,往賣給她花鲢的魚販位置走去。
熟悉的地點,熟悉的人,她的臉上不由得挂上一抹笑容。
魚販在看清林蘊時,臉上的笑容更加熱切。
隻是下一秒,欣喜的眼神中瞬間黯淡,透露着一股煩悶。
事情果然也不出他所料,林蘊問出了他擔憂的那句話。
“老闆,你家沒有花鲢嗎?”
若是以前,抓到花鲢,魚販肯定會罵上幾句,說些虧本的話。
可自從有林蘊這個顧客後,他再也不用憂慮花鲢的處理,可以掙上更多的銀子。
但萬萬沒想到,好不容易遇到一次,他的攤位上居然沒有花鲢。
想到這,魚販的心中劃過一陣悲傷。
而後,他再次揚起熟悉的笑臉,“姑娘,今日沒抓到花鲢,但是我們有其他的魚,你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