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救贖反派夫君失敗後 > 第29章 出頭

第29章 出頭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你看看你的樣子,還不如不打扮,濃妝豔抹還不是改不了這一身的粗鄙氣,你成了心要被人笑話,我們國舅府可還想留點臉面呢。”玫色衣裙的娘子道。

對面的女子低下頭,繃緊了唇示弱:“我等會兒去擦掉。”

“擦掉?”玫色衣裙的女子跟周圍的娘子們對視,露出一副鄙夷的神情,“人都丢了,現在擦掉有什麼用,你個無鹽婦,真不知道長兄是怎麼看上你的。”

“她呀,還不是靠她死了的爹才高攀上國舅府的。”

“可惜了韋衡阿兄了,國舅的嫡長子,皇後娘娘的親外甥,跟小莊侯比起來也不差呢,怎麼會娶了她。”

“诶,興珠妹妹,你之前說過,你長兄嫌棄得都不跟她宿在一間房的吧。”

娘子們衆星捧月般圍在韋興珠跟前,眼中滿是嘲諷,捂着嘴低笑。

“是他求着我嫁給他。”對面的女子比旁的娘子都要高出半個頭,此時她胸口的怒火壓抑不住,低着頭看她們。

韋興珠挺直了腰背,巴掌揚起:“董甯珈,分明是你抓着我長兄不放!”

女子攥緊了手,瞪着韋興珠的手掌,周圍的娘子察覺到這緊張的氣氛,都噤了聲。

“想必這位就是董二娘子了吧。”

像是一滴春水落在了冰面,嘩啦一聲,冰面裂開。

董甯珈輕松了神色,朝楚照槿行了個禮:“正是,敢問這位娘子是……”

“嫂嫂怎的認出了她,沒認出我這個妹妹來。”韋興珠毫不生分,上前一把摟上楚照槿的小臂,霎時變了臉色,朝董甯珈叱道,“你當真無知,連家事都漠不關心,這位是與行阿兄的侯夫人。”

董甯珈歉意道:“原來是侯夫人,甯珈失禮。”

不遠處姜容漪被宮婢伺候着安然入席。

楚照槿遠自蕭國而來,在旁人看來,她對于長安城的任何人和事都很陌生。

如今和姜容漪算是初識,若是貿然告訴姜容漪懷了孩子,要有所提防,得罪了皇後不說,隻怕旁人會覺得她是個瘋子。

楚照槿隻知道姜容漪是在暗香園落胎的,至于在哪個确切的日子,暗香園何處,怎麼失足的,姜容漪都不曾提及。

最後找了個冬日路滑的借口,囑咐娴妃和她身邊的侍婢都多加小心,不往深了想聽來就是句恭維的話。

楚照槿收回視線,今日平安度過還好,如若真發生什麼,唯有兵來将擋水來土屯。

她把手從韋興珠懷裡抽出來:“我同夫君成婚以來,每日總有些不知哪兒來的親戚要同我稱聲姊妹的,我都沒敢答應,估摸着夫君這些年不在長安城中,如今一回來,不是想給我敬杯妾室茶便是來打秋風的,不知娘子是哪種?”

衆娘子皆面色一凝,韋興珠尴尬扯了扯唇角:“嫂嫂誤會了,我韋興珠這個妹妹還有假?”

楚照槿輕輕拍了拍額頭:“瞧我這記性,興珠說來算是我的小姑了。”

韋興珠:“不敢不敢,嫂嫂稱我一句妹妹便好,親舅如父子,嫂嫂叫興珠小姑道顯得生疏了。”

楚照槿面露疑色:“說起來,董家阿姊也是你的嫂嫂,可比你我的關系更親,興珠妹妹怎麼……”

韋家的子嗣算不上繁盛,這戶高門的關系說簡單也簡單,說麻煩也麻煩。

成婚那晚上,楚照槿捧着那本畫着人像的小冊子,早就認識了韋家的每一個人,能養出皇後韋燕真這樣的人物,左看右看,都是個實打實的虎狼窩。

剪不斷理還亂,吵吵嚷嚷地疲累得緊,她不想上趕着跟韋家的任何人攀關系,故意沒認出來韋興珠。

除了韋興珠之外,韋禮純的長子名叫韋衡,也就是董甯珈的夫君。

韋興珠想把她拉到自己這邊,看楚照槿沒動,一直同董甯珈站在一起,就此作罷。

她歎了口氣,也不避諱:“什麼嫂嫂呀,那也得我兄長認了,我才能稱一句嫂嫂不是,這位啊,就是拖着她那病入膏肓的娘,在我們國舅府混口飯吃的。”

董甯珈上前一步,氣得全身發抖。

韋興珠瞥了她一眼:“怎麼,實話還不讓我說了?想打我?你就不怕我去找我阿兄告狀,你娘這半個月吊着命的草藥可就沒了,不靠着我們國舅府的人脈和銀錢,就你,怕是買不起那些靈丹聖藥。”

楚照槿拉住韋興珠的手,韋興珠得意揚眉,剛想着成功拉攏了楚照槿,下一刻一盆冷水就從她頭上澆了下去。

“興珠妹妹莫要怪我多嘴,你既然認我這個嫂嫂,親妹妹做錯了,嫂嫂也是要說幾句的。”楚照槿捏了捏她的手,親昵道,“人,可不是這樣做的呢。”

韋興珠的笑凝在臉上,董甯珈也在錯愕,頗為不解地看着楚照槿。

認不出韋興珠可以當做誤會,全長安城誰不想成為小莊侯的親戚故舊,但楚照槿這番話可就是故意要讓這位國舅家的嫡長女丢臉了。

韋興珠咬牙切齒,面上還要盡力保持她的端莊做派:“嫂嫂莫不是在跟妹妹開玩笑?”

楚照槿哂道:“怎麼會呢,這位董家阿姊,我早就認識的。”

她轉向董甯珈道:“我聽夫君說,董老将軍是公公的舊部,常年跟着公公南征北戰,十一年前臨壁關一役犧牲的不光是我莊氏族人,董家将門上下亦在冷甲軍之列,父兄皆為國戰死,董家阿姊是英烈之後,你我當親之敬之,何故口出穢言。”

當年,董甯珈和阿娘站在府門前為家中丈夫父兄送行,沒想到,數月後,等回來的隻有冷冰冰的衣冠。

他們的屍骨留在朔州臨壁關的戰場上,在烈火裡化為灰燼,融入那漫天的塵土。

阿娘受了打擊,一病不起,家中沒了依靠,董甯珈孤身一人在偌大的長安城,舉目無親,倍感孤寂。

聖上和世人對董家的大義頗為感懷,希望有人能收留這對孤女寡母。

第二日,韋家就提着聘禮上門,國舅長子韋衡向她提親,董甯珈思及病榻上的母親,應下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