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啊~好困呐——”
“今年的吉時,是誰選的,怎麼這麼早,這太陽都還沒出來呢,又冷又困的,看什麼大閱兵啊……”
“诶!你是不是睡迷糊了!這是在哪呢,你就敢這麼質疑欽天監的決定?!”
“哦對對對,多虧你提醒我的大兄弟,是我睡迷糊了……”
“……”
要在宮殿的大廣場舉辦大閱兵的消息,是提前傳開的。
本就是彰顯國家軍事實力的時候,除了外邦使節要強制性參加外,皇後也提議,讓感興趣的百姓,踴躍報名參加旁觀禮。
但怕參觀的百姓太少或者太多,皇後又倡導并實施了預約制和實名登記制,從頭站到尾的,還有實惠的獎勵……現代演唱會、講座伴手禮的手段,被皇後拿捏得準準的。
所以,這麼一大清早的,在宮門口劃定的區域内,就有這麼多百姓在等待。
而宮門内,大殿廣場的上首,也早早地搭建了保暖明亮的台子,皇上皇後坐在上首,儀态端莊,任憑這太陽還沒有出來的冬日寒風呼嘯,卻依舊保持着大氣合禮儀的崇高姿态。
在一國之主和一國之母的帶領下,一衆雖不适應這個時辰起來活動的朝臣們,也挺直了脊背,咬着牙,頂着寒風,齊刷刷地站在行伍中,等待着大閱兵的開始。
不過,皇後到底是心思更細膩一些,她湊近皇上的耳邊,輕聲說了幾句,皇上一陣恍然後,便點頭讓人吩咐下去,借所有人都看不見的角度,親昵地揉了揉皇後的手,表示感謝。
然後。
各位朝臣,就得到了人手一塊的暖石。
“各位大人,小心燙,藏于胸口可抵寒……”
宮女們按照吩咐,将大小合适的石頭,放在暖爐中加熱,然後用布巾小心包裹,再一一分發到凍得臉皮都隐隐發顫的朝臣的手上。
“多謝皇上,多謝皇後娘娘體恤……”
方才皇後和皇上之間的耳語,他們這些朝臣不是沒有看到。
他們以為,是催促那遲遲不肯到來的外邦使節,在那起遲了幾乎要遲到的外邦使節到來之前,他們也隻能硬生生地扛着寒風,受着凍。
不曾想。
他們竟然還能得到一塊取暖的暖石。
那暖石不是很大,隻有半個拳頭大小,但在這天寒地凍的黎明前夕,一拿入手,隔着布巾,傳入手心,沁入肺腑的微微燙意,也讓他們這些臉都快要凍麻了的老家夥們,感受到了溫暖的熨帖。
皇上和皇後娘娘真好啊!
他們一定要緊緊追随皇上和皇後娘娘的腳步!
為這個大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點小小的暖石,在特殊的時刻,也能發揮出大大的作用。
聽從建議,心懷感激的朝臣們,把暖石放在了心口,溫燙的觸感,瞬間從心髒流入四肢,雖然寒風吹過還是難免讓人哆嗦,卻也比之前好受了多。
“哼!收買人心的雕蟲小技……”
但即便是這,人群中,依舊有不滿的。
就比如,前段時間被燕舟衍參了一本,導緻最近做事都不太順利的翁尚書。
但數落歸數落,即便是對皇上皇後不滿,臉皮厚如城牆的翁尚書,在暖石遞來的那一瞬,還是一臉理所應當地伸出了手去。
正好聽到翁尚書那一聲嫌棄的嘀咕的清荷:“……”
“真不巧,翁尚書,暖石發完了,還請您等下一批。”
天知道,怎麼會就這麼巧,在她發到翁尚書的手裡之前,這一批熱好的暖石,就沒有了呢……
小小報複計劃得逞的清荷,竭力抑制快要笑出嘴邊的暢快,面上恭敬地說了一聲後急忙就走,也不管她身後的翁尚書,氣得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不過,到底是巧合,還是恰好數着的……那就隻有天知道了。
而當所有的暖石都發放完畢之後,那頭發缭亂的外邦使節隊伍,才姗姗來遲。
“對不住對不住啊,皇上,下官沒有遲到吧……實在是下官那邊放羊都沒這麼早過,這才來遲了……”
頭發卷曲,體毛旺盛,身形高大,官話講得一股羊肉串味,姿态謙卑,但言語中的埋怨和不滿,還是溢了出來。
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之失……
皇上皇後和朝臣都更偏向于前者。
這嚴冬寒日,這外邦使節姗姗來遲,雖然是沒有遲到,但卻也是滿朝文武吹着寒風等着的……耍了心眼的下馬威。
呵。
真是拙劣的手段。
“使節的确是沒有遲到,但大燕注重禮節,正所謂入鄉随俗,應吉時,應早不宜晚,使節下次可要動作快些啊。”
對這外邦使節抛出來的軟釘子,把他們形同畜牲一樣的比喻,皇上一概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