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理話音剛落,周道的大嗓門已經叫了起來:“我也去!”
周玢也答話:“父親,我也和阿晖哥一起。”
周異環顧四周,凡是成年的周家子弟和族親們,幾乎衆口一詞,都要追随周晖去洛陽。
周異忽然注意到周瑜,這個十四歲的少年,坐在燈影裡,望着跳動的燭火出神。隻有他沒有表态去還是不去。
“阿瑜,你是不是也要跟着阿晖一起去洛陽?”周異盯着自己的嫡次子問。他忽然覺得眼前的周瑜變得有些陌生了。從洛陽回鄉已經六七年,每天看着兒子并不覺得,現在盯着他看時,突然發現周瑜變化很大。在燭火或明或暗跳動的黃暈中,一張洋溢着青春的面龐已經脫離了那可愛的嬰兒肥,高挺如峰的鼻梁凸顯出一種男子獨有的力量感,下颌到嘴角的曲線棱角分明,沒有了幼年時的圓潤柔和。眉毛也愈發筆直濃密,尤其是劍眉下那雙澄澈如清水的眸子異常明亮,在燭火的映照下,熠熠生光。這樣一張臉,雖然還帶着滿滿的稚氣,卻已經頗具英俊之美。唯一和小時候相比不曾改變的是白皙的肌膚,依舊那麼耀眼。
周瑜看見父親怔怔地盯着自己,有些不好意思,低下頭想了想:“我聽從阿爹阿娘的意見。”
此言一出,讓在場的周氏子弟們無不吃驚。
因為他們都知道周瑜是個既有主見又有行動力的孩子,從小就如此。他今天嘴裡說出的話竟然有周玢的影子。
周道率先發聲:“哈哈,阿瑜,原來你是個銀樣蠟槍頭啊,演武場上頭頭是道,勇武不可擋,誰料到遇到點事,就往後退縮。你這膽子咋像個姑娘?”
周瑜粉白的臉上變得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