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氣氛僵持,皇帝的面色愈發陰沉,肅淩伯終是按捺不住,緩緩起身,步伐穩健地邁向大殿中央,躬身行禮,聲音沉穩而堅定。
“陛下,臣膝下确有一子,雖非血脈相連,卻勝似親子。此子性情溫良,才情出衆,且臣之愛女與博陽候家千金情同姐妹,若得聯姻,臣必視其如珍寶,絕不使其受絲毫委屈。”
皇帝聞言,眉頭微蹙,眼中閃過一絲疑惑,語氣中帶着幾分不解。
“哦?朕竟不知愛卿府中何時添了這般佳兒?”
此時,江福總管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迅速上前,附于皇帝耳畔,輕聲細語。
“陛下,此子乃肅淩伯新認之子,原是在其捐資興建的義堂中求學,因天資聰穎,加之肅淩伯膝下無子,故收為義子,以承家業。”
皇帝聽後,目光在肅淩伯身上停留片刻,終是未再言語。
轉而道:“既是如此,朕便成人之美,賜下這樁婚事。”
語畢,皇帝起身,龍袍輕擺,帶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提前結束了這場宴會。
柳玉珩領着柳皣前來緻謝,柳玉珩上前,向肅淩伯深施一禮,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多謝肅淩伯,老夫感激不盡。”
而柳皣,她的眼神中既有對未知未來的期許,也有對婚姻的複雜情感。
柳皣知道應是剛才自己善意的舉動救了自己,便向薛二小姐作揖感謝,并借機詢問起薛雲泱,言談間滿是誠摯與關切。
宴席雖因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而提前結束,但風波過後,終歸于平靜。
柳皓心中雖有對妹妹婚姻安排的幾分不舍與憂慮。
但見柳皣面上洋溢着喜悅與滿足,便也寬慰了許多,暗自決定日後定要加倍疼愛妹妹,以彌補這份因聯姻而生的遺憾。
夜幕降臨,宮廷的燈火逐漸熄滅,隻留下滿天星辰與微風輕拂,似乎在訴說着這段因緣際會的佳話。
柳皎回到長安的懷抱,如同歸巢的鳥兒,帶着一身的輕松與好奇,穿梭于繁華的街巷之間,搜集着這座古城裡每一處能勾起人興趣的玩意兒。
她的心中,始終牽挂着遠在燕郡的李行衍,那份思念如同長安城中的柳絮,輕輕飄散,卻又無處不在。
于是,她将這些小物件一一打包,連同自己滿腔的柔情與思念,化作一封封書信,跨越千山萬水,寄往那個讓她魂牽夢繞的地方。
兩月時光,對于期盼的人來說,總是顯得格外漫長。
當李行衍終于拆開那封承載着柳皎心意的信件時,仿佛有一陣春風拂面而來,帶走了燕郡的嚴寒與孤寂。
信中描述的楓葉如火,紅柿挂枝,還有那來自西域的稀罕珍寶,每一樣都讓他仿佛置身于長安的熱鬧與繁華之中,更讓他清晰地感受到了柳皎那份跨越時空的溫暖與陪伴。
尤為珍貴的是,李行衍在包袱的深處發現了一枚精緻的平安福。
柳皎在信中提及,這是她特意前往長安城中最負盛名的靈安寺,虔誠祈求佛祖保佑他平安順遂的見證。
那一刻,李行衍的心被深深觸動,這份心意比任何珍寶都要來得珍貴。
他輕輕摩挲着平安福,心中湧動的情感難以言表,唯有更加深切的思念與渴望,想要早日與柳皎重逢。
燕郡的冬天,總是來得早且猛烈。今年的雪雖不如去年那般鋪天蓋地,但李行衍卻覺得格外寒冷。
或許是因為身邊少了那個總是叽叽喳喳、充滿活力的女孩,讓他的世界都失去了幾分色彩與溫度。
他獨自站在帳外,凝視着遠方那片被雪花覆蓋的平坦土地,雪花紛紛揚揚,每一片都像是柳皎的輕聲細語,在他耳邊回響。
長安城内,春意漸濃,柳府的上下正為柳皣即将到來的及笄之禮忙得不可開交,一派喜慶祥和之氣彌漫在博陽府的每一個角落。
而在這份熱鬧之中,柳皎卻顯得有些意興闌珊,她那顆不安分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渴望着一些不同尋常的樂趣。
一日午後,陽光正好,柳皎拉着正欲忙于籌備的柳皣,眼中閃爍着狡黠的光芒。
“妹妹,聽說臨安坊的花魁今日要一展風華,那曲水流觞的琴音,簡直是天籁之音,不可不聽啊!而且坊中的美酒佳肴,更是讓人垂涎欲滴。我們何不趁機去放松一下,也為你的及笄禮添上一抹不一樣的色彩?”
柳皣聞言,臉上露出了幾分猶豫之色。她深知青樓之地,非女子所宜涉足,但望着柳皎那雙充滿期待的眼睛,又實在不忍拒絕。
最終,在柳皎的軟磨硬泡之下,她終是點頭答應了。
于是,姐妹二人一番精心喬裝打扮,柳皎更是别出心裁,為兩人貼上了假胡子,擦去了鮮豔的口脂,搖身一變成了兩位俊俏的小生模樣。
兩人相視一笑,眼中滿是即将探險的興奮與緊張,興沖沖地踏出了博陽府的大門。
臨安坊,作為長安城中最負盛名的煙花之地,此刻正燈火輝煌,樂聲悠揚。柳皎與柳皣混在人群之中,憑借着巧妙的僞裝,竟無一人識破她們的真實身份。
她們穿梭于酒肆與花樓之間,品嘗着各式各樣的美酒佳肴,耳邊不時傳來那曲水流觞的動人旋律,心中不禁生出幾分陶醉與感慨。
然而,在這歡愉之中,柳皎也不忘時刻留意着柳皣的情緒變化,生怕她因不适應這樣的環境而感到不适。
好在柳皣雖顯拘謹,但更多的是對新鮮事物的好奇與嘗試的喜悅。
兩人相互扶持,共同享受着這份難得的自由與快樂。
臨安坊的夜色下,一道身影悄然無聲地自後門潛入,腳步輕盈而謹慎,最終停在了最頂層的密室之外。
他輕輕推開門,步入室内,隻見一位身着華服,面容冷峻的男子正端坐于案前,專注地審視着手中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