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柳皎心懷對喜娘境遇的憂慮,動作顯得格外敏捷,急于踏出府門。
祖母聞訊,執意要派遣一名護衛随行保護,柳皎雖覺不妥,但在祖母的堅持下,終是應允了。
二人策馬疾馳至河坊街,抵達後,為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轉而徒步探索。
屠戶之家隐匿于繁華市井之中,周遭是絡繹不絕的百姓,忙于采買日常所需之食材與餐飲。
屠戶之家前店後宅,布局獨特。
柳皎化身顧客,巧妙周旋,試圖套取關于喜娘的信息,然而屠戶看似憨厚,實則守口如瓶,對喜娘之事絕口不提,這讓柳皎頗感沮喪。
但憶及喜娘那日絕望無助的眼神,她迅速調整心态,重拾信心,不僅向商戶們打聽,就連偶遇的婦人也不放過任何一絲線索。
曆經三日不懈的探尋與詢問,柳皎終于拼湊出了事件的輪廓,然而真相尚需進一步驗證。
她密切關注屠戶的行蹤,終于捕捉到其外出的契機。
柳皎趁機從後院翻牆而入,安排護衛在外守候以策萬全。
踏入屠戶家中,眼前是喜娘散亂的發絲與複雜的情緒交織,既有恐懼也有期盼。
柳皎連忙安撫,表明自己是來解救她的正義之士,并出示了象征柳家身份的玉佩作為信物。
見到柳家的信物,喜娘心中的戒備稍減,畢竟柳家在河東地區乃名門望族,且以樂善好施著稱,時常在城中設立粥棚救濟百姓。
柳皎迅速為喜娘解開束縛,将自己的鬥篷披在她肩上,兩人攜手,悄然離開了這個束縛之地。
柳皎和喜娘逃離屠戶家後,迅速穿過狹窄的巷弄,來到侍衛等候的地方。
侍衛見狀,立刻上前護住兩人,警惕地觀察着四周,确保沒有屠戶家的追兵。
“快走,我們得趕緊離開這裡。”
柳皎催促着,她深知屠戶家那幾個侍衛身手不差,一旦被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侍衛點頭,迅速領着她們向城外方向奔去。
路上,柳皎不時回頭查看,生怕有人跟蹤。
而喜娘則緊緊抓着柳皎的手,眼中閃爍着感激與希望的光芒。
經過一番周折,她們終于安全抵達了城外的一處隐蔽小屋。
這是柳皎事先準備好的,裡面簡陋卻幹淨,足以讓喜娘暫時安身。
“喜娘,你先在這裡休息,我會盡快安排你離開這個地方,去一個安全的地方重新開始生活。”
柳皎安慰着喜娘,同時心中也在盤算着接下來的計劃。
喜娘感激涕零,連連道謝。她深知自己能夠逃脫屠戶的魔掌,全靠柳皎的勇敢與智慧。
她暗暗發誓,将來若有機會,一定要報答這份恩情。
柳皎與喜娘深入交談,逐步揭開了事情的全貌。
原來,婚後初期,屠戶對喜娘呵護備至,幾乎是有求必應,讓喜娘一度以為這段姻緣雖非本意,卻也頗為美滿。
然而好景不長,屠戶的态度急轉直下,開始對她嚴加控制,限制她的自由,甚至動辄施以暴力。
喜娘渴望逃脫,起初還寄希望于娘家,但随後她決定利用一個多次向她表達愛意的男子。
她計劃先讓那男子助她逃脫,随後再伺機擺脫他,獨自離開。
她深知男子多不可靠,故而打算在逃亡途中将其擊暈。
盡管她有些武藝傍身,但在屠戶的絕對力量面前,這些武藝顯得微不足道,更像是無用的點綴。
她隻能寄希望于偷襲,然而計劃尚未付諸行動便已敗露,她被迫殺死了那名男子,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甚至萌生了輕生的念頭。
幸而,柳皎的及時出現為她帶來了生的希望。
聽完喜娘的叙述,柳皎不禁歎了口氣,她決定要将屠戶繩之以法,畢竟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随後,柳皎關切地詢問喜娘未來的打算,喜娘一時顯得有些迷茫。
柳皎靈機一動,想到了自家在河坊街旁的一家酒樓,雖然生意冷清,但或許能成為喜娘新的開始。
她提議讓喜娘去嘗試經營那家酒樓,喜娘聞言,眼中閃爍着希望的光芒,滿心歡喜。
柳皎也感到由衷的欣慰,兩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就這樣,一場危機悄然化解,一切似乎都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柳皎一邊派人打聽屠戶家的動靜,一邊為喜娘安排新的生活。
她深知,要讓喜娘徹底擺脫過去的陰影,重獲新生,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