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暗想,太子果然非池中之物,能在如此複雜的局勢中迅速反應,布置棋局,這份智慧與膽識,實屬難得。
放下信件,薛雲泱的目光變得深邃而堅定。既然太子已經開始行動,那麼她也不能坐視不管,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與應對。
于是,他輕輕拍了拍手,喚來了在一旁侍立的下人,語氣沉穩地吩咐道。
“你去通知管家,讓他多安排幾個可靠的人手,頂替到關鍵的位置上。太子既然已經有所動作,我們也不能落後。但切記,一切都要暗中進行,不可打草驚蛇。讓他們據情況而定,靈活應變,務必确保我們的計劃萬無一失。”
下人聞言,連忙應聲退下。
而薛雲泱則繼續坐在案前,目光透過窗棂,仿佛穿透了重重迷霧,直視着那即将到來的風暴中心。
得知信件洩露的消息後,太子楊廣瞬間臉色蒼白,心中湧起的恐慌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沒。
他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信息傳遞失誤,而是他精心布置的棋局中,一顆至關重要的棋子突然失控,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皇帝得知真相後,憤怒之下幾乎失去了理智。
他從未想過,自己最親近的兒子和心腹大臣,竟然會在他病重之際聯手密謀,試圖在他死後奪取皇位。
這份背叛,比任何宮廷鬥争都要來得更加殘酷和難以接受。
皇帝立刻下令,将涉事的所有官員包括楊素在内的所有嫌疑人羁押審查,同時加強了對太子的監視。
整個宮廷籠罩在一片壓抑與緊張的氛圍之中,所有人都在等待這場風暴的最終結果。
對于太子楊廣而言,這無疑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
他深知,一旦無法平息皇帝的怒火,不僅自己多年的籌謀将化為泡影,更可能面臨身敗名裂甚至生命危險的境地。
他開始四處奔走,試圖尋找轉機,希望能夠通過某種方式向皇帝解釋清楚,或者至少減輕自己的罪責。
太子楊廣在面臨絕境之時,展現出了他冷酷無情與機智多變的一面。
他深知,直接面對皇帝的怒火無異于以卵擊石,因此,他迅速調整策略,将目标轉向了容華夫人,一個能在皇帝面前說上話,且對太子有所不滿的妃子。
在仁壽宮旁偶遇容華夫人,對楊廣而言,仿佛是命運的一次巧妙安排。
他利用這一機會,試圖通過逼迫容華夫人來制造對自己有利的輿論。
然而,容華夫人如他所願,奮力反抗并直接向皇帝揭露了太子的無禮行為。
容華夫人掙脫太子,跑到殿内,對皇帝哭哭啼啼說:“太子無禮。”
皇帝聽完叙述,很是憤怒,捶着床說:“這個畜牲,怎可将國之大事交付于他,獨孤氏誤我!”
于是召見柳述,元岩,将楊勇叫了過來,楊素聽聞此事,告訴太子。
太子迅速行動起來,假傳皇旨逮捕了柳述和元岩,并調集東宮的兵力控制仁壽宮,封鎖宮門,隔絕内外。
這一系列動作,展現了他對權力的渴望與對局勢的精準掌控。
同時,他派遣宇文述和郭衍進入仁壽宮進行調度指揮,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控制地位。
而命令右庶子張衡進入侍候皇帝,則可能是為了監視皇帝的一舉一動,确保自己能夠随時掌握宮廷的最新動态。
至于後宮的人員被全部趕到别的房間,這一舉動則可能是為了清除潛在的威脅與幹擾因素,确保自己的計劃能夠順利進行。
在這場宮廷政變中,太子楊廣展現出了他作為政治家的冷酷與果斷。
然而,他的行為也引發了更多的争議與質疑。
在那金碧輝煌的皇城深處,太子的身影,在晨曦微露中顯得格外挺拔。
他負手立于大興殿前,衣袂随風輕輕搖曳,仿佛是這繁華盛世中最為耀眼的一抹風景。
自年少時起,他便在心中暗暗種下了那至高無上的夢想,而今,曆經無數風雨洗禮,宮中的大權已悄然間彙聚于他一人之手,隻差那一步之遙,便能真正淩駕于萬人之上,登臨那無上尊貴的九五之尊。
此刻的楊廣,嘴角不自覺地上揚,勾勒出一抹淡然而又深沉的笑意。
他的眼眸中閃爍着複雜的光芒,既有即将達成夙願的喜悅與激動,也夾雜着一絲對過往歲月不易的感慨與回味。
他的心跳,在胸腔内有力地回響,仿佛是在為這即将到來的時刻奏響勝利的樂章。